第536章 退回辽阳(第2页)
“呵呵。”高邦佐笑着摇了摇头。“我是该再读一读孙子了。”
“熊经略,”孙传庭端正坐姿,问熊廷弼道:“奴贼既然撤退,咱们何不乘势追击,收复铁岭乃至开原?”
“看见没有,”熊廷弼没有搭理孙传庭,而是笑呵呵地望着高邦佐。“这才是书生之见。”
高邦佐不搭腔,只是笑笑。
“请经略赐教。”孙传庭摆出虚心求教的样子丝毫不恼。
“你不觉得很恐怖吗?”熊廷弼揉了揉自己发堵的心口。
“什么恐怖?”孙传庭不解。
“你刚才说乘势。可是我们根本无势可乘。所谓‘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孙子的话说出来也就十六个字,但真要办到何其难也?奴儿哈赤真的做到,而且还不是什么一营两营,三五千人
,而是四色八旗十万人!十万人,一夕之间全部撤走,这说明什么?”
熊廷弼并不等孙传庭回答,便自顾自地继续说道:“这说明努尔哈赤能对他手下的战兵做到如臂使指。再看看我老熊手下的兵,”熊廷弼一只手撑着脑袋,一只手伸出来数数:“辽东老兵、辽东新兵、蓟州援军、山西宣大援军、甘肃援军、固原援军,除了这些北方各镇的边军。还有包括浙直援军和西南土兵在内的南兵,”熊廷弼叹了一口气:
“这些援军不可谓不精锐。如果单拎出来,我相信他们可以与等量乃超量奴兵正面对决。但要是让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军配合着与奴贼正面野战,那就是猛虎入狼群。这也就是我选择整体固守,部分野战的原因。”
“您说的是。”孙传庭点点头。“你身处沈阳,到任也有一段时间了,应该听说过开原、铁岭的现状。”熊廷弼忍着头痛,撑着脑袋,继续说道:“虽然老奴没有放火烧城,可也几乎把这两座城拆成了易攻难守的空城。想要夺回开、铁确实容易,派个参将带着两三千兵马就可以收回,但就算把这两座城收回来了,也根本守不住。重建防线需要时间,可是老野猪皮根本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
“老野猪皮一定会在我们试图重建城防的时候,派兵过来争夺,想要稳住阵脚,就只能增兵到能与奴贼大军正面对峙乃至野战的程度。我判断,要想在奴贼有备的情况下,守住几乎毫无城防的铁岭,至少需要四到六万配合得宜的士兵。”
“即使假设那些外地客兵配合得当,我也不可能轻易地把他们抽走,不然其他方向的防线就会出现空档。以老野猪皮的狡猾,绝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一定会乘势深入,劫夺腹地。就算他拿不下辽阳,也能逼得我军无功而返。这样一来,为了恢复铁岭而筹措的人力、物力也就白白地耗散了。”
“这不成无解了吗,”孙传庭凝重地说道:“千万饷,百万粮。朝廷花这么多钱粮难道就只能维持一条任奴贼来去自如的防线吗?”
“当然有解。”熊廷弼还是那个疲惫的姿势,但眼睛已经睁开了。
“要怎么解?”
“年轻人,”熊廷弼疲惫一笑。“谜底其实就在你自己的谜面上。”
“谜面?”孙传庭歪过头,满脸疑惑。
“千万饷,百万粮,十万兵。奴儿哈赤手下的兵就算不要饷银,但也不能靠着吃石头过日子吧?”熊廷弼的眼睛里同时泛着血丝和精光。“老野猪皮拱掉北关,吃掉抚顺,吞下开铁,这是他能撑到如今的根由。现在,他拿不下你的沈阳,今年要怎么过冬?”
“您的意思是奴贼对耗?”孙传庭问。
“就是对耗!”熊廷弼点头道:“只要能维持住这条让奴贼无隙可乘的防线。他们自己就会垮掉。”
“可是奴酋如此狡猾,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孙传庭说道。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掐断他们的后路。”熊廷弼又把眼睛闭上了。
“要怎么做?”孙传庭深深地点头。
“野猪拱不动深埋地下的萝卜,就会去翻草根充饥。伯雅,你觉得这头饿急了老野猪会去哪里翻草根吃?”熊廷弼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