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上震怒”(第3页)
“那你为什么要瞒着朕?”朱常洛长长地叹出一口气。
“奴婢近侍辅政,深知国事艰难。万历四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嘉定州地震,十一月二十八日茂州地震,泰昌元年二月十八日广元县二次地震,二十七日洮州岷州秦州皆报地震,天灾频仍、国事淆乱,还有蠢兹丑裔跳梁辽右。全天下的大事,九州万方的亿兆生民,全寄托在主子万岁爷一个人的肩膀上。”王安凄惶哭道:“奴婢实不忍再有此等悖逆风言渎扰圣忧,所以想着把事情全部查清楚了再一并告诉主子!”
王安情真意切,把跪在地上的另外几个大太监也说得动容了。
朱常洛沉默好一会儿。直到殿里稍微平静了些,他才长叹出一口气。“国事家事,不管是好是坏,朕总要知道。如果只是报喜而不报忧,那这天下也就不用朕来治了。”
“奴婢有罪,甘伏圣诛!”王安凛然,连磕了三个头。
朱常洛弯腰捡起那本奏疏,又坐回到御案后。“说说吧,查了这么些日子,你都查到了些什么?”
“回主子,”王安抬起手臂拿衣袖揩干了眼角的余泪,又咽下喉间的积水,缓缓说道:“截至目前,锦衣卫东、西两司房以及北镇抚司一共在北城的发祥坊,中城的仁寿坊、积庆坊,西城的日忠坊、朝天宫西坊、河漕西坊,东城的北居贤坊、思诚坊、黄华坊,南城的崇北坊、崇南坊、宣北坊和宣南坊等十三个坊内抓捕了一百一十二个造谣传谣的人,北镇抚司正在昼夜不停地审讯他们。现在,有多份口供直接指向自陷囹圄的李大少爷,相信很快就能拿到翔实的口供。”
“李国臣?”朱常洛拍了拍那份奏疏,问道:“你看过袁化中的奏疏没有?”
听见这个问题,刘若愚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
“奴婢扫了一眼,知道有这道疏,但没细看。”王安回道。
朱常洛听到这个回答才瞥了刘若愚一眼。一句尖刻的话紧接着便涌到嘴边,但还是被朱常洛的牙关给挡住了。“嗯。袁化中上这道奏疏,除了弹劾锦衣卫无帖拿人,还说这个案子是阳武侯、平江伯、博平伯这些人做的。你怎么看?”
王安回答道:“阳武侯、平江伯与武清侯直涉广宁一案,平江伯、博平伯与武清侯直涉塘沽一案。奴婢以为,他们完全有可能利用李国臣自陷囹圄一事,强造大不敬之伪谶。只要主子因为伪谶之事放弃追究李家的罪责,那么他们也就可以托庇其后,免于受罚。”
“痴心妄想!”朱常洛又拍了桌子,但比之先前那一捶,确实又轻了许多。“朕还没对李国臣做什么呢,是他自己跳去刑部的。而且皇祖母圣仁圣慈,圣明大义,中外深仰!慈容尚在时,就曾不止一次劝诫李家父子。怎么可能因为这点狗屁事情就咒杀朕的幼女。无耻畜物,妄造此等无君无父不忠不孝之伪谶,简直是要造反!”
“主子!”王安连忙向前爬了几步,来到御案前。“主子万不要因为此等畜物动了心气,伤了龙体!要不,奴婢这就叫人把他们都抓了,仔细地审讯清查,一定能找出凶犯!”
“抓!”朱常洛提起笔,一边在奏疏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批答,一边下令道:“现在就让东厂抓人!把武清侯、阳武侯、平江伯、博平伯这几个人,以及那些嗣侯嗣伯全部给朕抓起来!”
“是!”王安应了一声,紧接着就问:“请问主子,要顺便抄了他们的家吗?”
朱常洛笔锋微顿,几息之后,摇头说道:“先不急。等东厂拿到了确凿的口供再拷赃抄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