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旧麻烦与新麻烦
第457章 旧麻烦与新麻烦
黄克瓒手上的事情仿佛多成了一座山,都不用看别的,只看他姓名前缀着的长达十七个字的头衔——协理京营戎政兼总理京师治安刑部尚书,就知道他的工作有多么的繁重。黄克瓒倒也习惯了一肩挑多事,在万历朝时,他就经常兼挑多部多司,也能把手上的各种事情办得井井有条。
就比如协理京营戎政这个差事,说多忙也不见得,并不会太影响刑部的事情。京营操练之事都是戎政总督泰宁侯陈良弼在掌总,黄克瓒只需每个月去带着御史去一两次戎政府和各营驻地,实地视察操练情况,检查武备武库,再随机点问几个基层官兵,让泰宁侯和各位坐营将的脑子里绷着弦,知道也就够了。只要皇上圣明肯批钱,并积极批答奏疏,不搞留中不报,更不搞“今天放过、这个明天”放过那个的把戏。什么空饷缺员、武备废弛、缺少训练都是小问题。
但是,新加的这个总理京师治安的差事就很麻烦了。这个差事直接牵涉的衙门就有刑部、都察院、戎政府、兵部、兵科、刑科等六个,因为治安整饬和编制保甲的事情有关,所以偶尔还要跟顺天府和锦衣卫打交道。而且现在还没正式开始审理重大刑事案件,如果开始审案,大理寺是一定会出来掺和一脚的。
这些衙门,要么在千步廊的左右两侧,比如锦衣卫和兵部,要么在皇城里,比如兵科和刑科,要么就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比如顺天府和戎政府。只有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心贴心,都在阜财坊。
每当黄克瓒需要跟大理寺、都察院以外的其他衙门沟通,就只得派人跑腿,或者亲自上门。尽管黄克瓒亲自上门其实也是劳累轿夫,老头儿自己的腿还是不需要怎么迈的,可无论用谁的腿跑路,这一来一回总得浪费不少时间。
若不是英国公张维贤足够通情达理,愿意和他联合上疏,请求皇上允许他们把整饬京师治安总务会的办公地点从戎政府改到刑部,并搬过来和他同堂理事。老头儿每天在路上浪费的时间恐怕就得有一两时辰。要知道,戎政府和刑部之间足有十几里,一来一回就是近三十里地。
张维贤的好心换来了好报。现在整个京师,闹得最凶的不是什么整饬治安,而是牵涉了一干勋戚的武清侯三大案。被这几个案子直接牵扯到的武勋外戚和可能被牵扯到的武勋外戚,基本都挂着或者曾经挂着五军都督府的职衔,能到远离五府和六科的刑部衙门办公总还是少了一些聒噪。为了避免被堵扰,张维贤甚至有家不回,让人在阜财坊黄克瓒家附近租了一间宅子。美其名曰方便办事,但实际也就是想离那一片地方远点。张维贤已经决定了,如果没有圣旨传唤让他回后府办事,他就一直赖在刑部。把这一阵儿的风头避过去再说。
只可惜,人不去就山,山也会来就人。
————————
当那个因为没帮魏朝牵马就被上司叫来押送李国臣的倒霉百户,将这位爷扭送到刑部门口的时候,张维贤和黄克瓒正在商讨一个重要的事情——找人要钱。
整治行动当天,总务会一共接收了九千四百五十二个游荡于京城内外的“游民”,虽然之后又陆陆续续地核实释放了两千四百二十一个人,但仍旧有七千零三十一人在押。这些人当中当然不乏审判之后就要上刑乃至正法的恶人坏种,但多是靠着乞讨或者给人打零工为生的无家可归者。
在被逮捕之前,朝廷是不必管他们的饭的。五城兵马司每天收个两三具饿死或者冻死的尸体也不奇怪,多余的无用人口总会以某种方式自动出清。但是现在,朝廷既然把人给抓了,就得给人管饭,不然就有损朝廷威严,皇上圣德。从本质上来讲,这也相当于是用一笔口粮换京师的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