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大额存款与火耗
第410章 大额存款与火耗
听见问题,高时明并没有立刻做出回答,而是一眨眼就将目光投到了自己的茶盏上。他发现盏底的茶叶已经冒出了水面,于是拿着盏,走到另一张方桌旁。
方桌上摆着一个小火炉,火炉上架着一个彩陶水壶。因为火炉里的炭加得不多,所以水壶里的水并未沸腾。高时明揭开盏盖,轻轻地将之靠放在盏托上,接着提起水壶,缓缓地给自己续水。
迪尼什·若昂的视线随着高时明的移步而转动,最后定在了高时明的后背上。就在他以为高时明不愿意作答,将要用沉默来代替回答的时候,高时明终于开口了:“二位,要添水吗?”
迪尼什·若昂顺着高时明提问,转身低头看了自己的茶盏一眼,发现水还没有少到非要添水的地步。他刚要开口谢绝,但又下意识地觉得这位高公公不是在问茶水的事情,而是在试探自己。
在中国待了这么些年,迪尼什·若昂发现中国人说话时总喜欢藏话。这种藏话,倒不是商业上那种打信息差的隐瞒,而是在不停的试探。
给迪尼什·若昂的感觉,就是这些中国人总是怀疑,总要试探,在探明对方的真意之前,他们自己是绝不肯说明话的。而且中国人不仅不愿意说明话直接回答问题,还不愿意直说怀疑你或是讨厌你,就连不想回话,也非要用“顾左右而言他”来替代。
这样的现象,在当官儿的身上尤其显见。官当得越大,话藏得越深。
迪尼什·若昂见过的官员中,说话最直接的,有且只有在徐部堂里家见到的那个朱大人。朱大人有什么疑问直接问,有什么要求直接提。不像其他人那样弯弯绕绕,半天听不见个实在话。迪尼什·若昂很喜欢朱大人这种性格,但很可惜,始终没能打听到朱大人住在哪儿,否则他一定会提着礼物上门拜访,交个朋友。
很是思考一番之后,迪尼什·若昂仍旧不知道自己是该添水,还是不该添水。
迪尼什·若昂暗自苦笑一声,索性装成没听懂,直接跳过添水的问题,说道:“我们来北京,好久了。就等着天津开关,把朝廷要的货,送到天津。之前,和李尚书商量。他说,后来与我们谈论,政策,价格。但他走了。我们想知道,哪个大人,负责后续,谈论政策,接收货物。”
迪尼什·若昂讨厌说长句,这么一长段说完,他感觉自己的脑水都要被榨干了。
“朝廷需要的货物?是什么?”这回,高时明反应得很快。迪尼什·若昂话音刚落,他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着,既没提壶,也没拿盏。
迪尼什·若昂回答道:“粮食、粗铁。李尚书说,可以用,精美瓷器,彩陶,丝绸,麻织品,工艺品,换粮食和粗铁。以优于市场价,的价格。因此年前,我们已经,派人去南洋筹措。”
高时明立刻追问道:“这些东西什么时候能到?”高时明不必费神也能猜到,这些东西必然是为辽事准备的。而辽事是皇帝主子最关心的事情,因而也就是他们这些做奴婢的人最关心的事情。要是因为辽事在主子万岁爷面前露了脸,升迁也就指日可待了。和这件事情比起来,卖房子赚差价只能算是一桩小事。
“粗铁装船了,应该已经。航路,开通,很快能到。粮食没多少,可能现在。到收获季,大批粮食,我们能搞来。”高时明脸上那难见的急切,让迪尼什·若昂找回了属于商人的自信。“我们,影响力很大,在海面上,南洋。”他得意地说。
莱恩·霍布斯亦是不住点头,向矿业同业公会要粗铁的信就是他写的。
高时明沉默片刻,接上了刚才的问题:“新任的户部尚书,是现任南京户部尚书汪应蛟,汪潜夫。天使很快就会带着圣旨南下。这一来一回可能还得要点时间。”
高时明所称之天使,其实也就是行人司的九品行人。因为行人司掌传旨、册封等事,出京必是“代天出使”,所以行人司的行人便被称为天使。而行人司的长官,正七品的行人司司正,则被称为大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