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大道无情
第393章 大道无情
孙承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伯顺。我问你,建城造港,需要什么?”
“当然是要钱、要粮、要人啊。”鹿善继回答说。
孙承宗点点头,又问:“那钱、粮、人这些东西谁去办?”
“您是说您为了让他们办这些事情所以才饶过了他们?”鹿善继一下子就明白了,但他的眉头仍旧皱着。
“就是这样。”孙承宗解释道:“造港开关是一个大计划,说是百年大计也不为过。米郎中四处奔波,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也就是,如果要在天津沿海建立大型的海运码头,且不让海运贸易影响漕运。就必须拓宽天津到京师这一整段运河。”
“按照往年的修河治水的经验,如果想在一年内完工,至少要五到六万人同时参与工程。这还只是拓宽河道,建设港口的人还没算呢,如果拓宽河道和建造港口这两个工程同时开工,那么用工的人数就得奔着十万去了。这些人哪里来,由谁来管?粮饷自何处出?这么多人群聚在畿辅地区,怎么防止有心人恶意煽动,动摇根本?”
孙承宗深吸一口气,但又很快吐出:“而且,在拓宽河道、建设港口的过程中,漕运不能断,辽东的粮饷不能停。各地的清丈、屯田、收税、练兵也得继续。这些事情光靠巡抚衙门做的完吗?”
“是,您说的没错。”鹿善继说道:“巡抚衙门做不完,必须依靠下级衙门,但在下级衙门里坐着人不一定非要是这些个一身污泥的蠹虫啊。为什么不能上疏请求皇上拣选调派新的卫官来?而且您也说了,要防止有心人恶意煽动,酿乱畿辅。可若是粮饷不缺,谁能被煽动?若是这些贪官污吏上下其手,中饱私囊,在修河的时候把民夫工匠的粮食饷银揣到自己兜里,才真是酿乱之源吧。中丞且不闻前朝顺帝治黄河故事?”
“这不是问题。”孙承宗说道。
“怎么会不是问题?”鹿善继瞪大了眼睛。
“你是干什么吃的?”孙承宗指指鹿善继,又指了指自己。“我又是干什么吃的?”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鹿善继摇摇头。
“既然你知道他们可能会故态复萌、中饱私囊,那就盯着他们啊。每旬一小查,每月一大查,把账目流水,钱粮去向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就结了。”孙承宗说道。
“还是不对。”鹿善继说道。
“哪里不对?”孙承宗问。
“监督自然是要的,但这和换掉他们并不冲突。”鹿善继说道。
“是不冲突,但留下他们是最有效的。”孙承宗说道:“首先,你觉得查案找证据让他们下台,再加上拣选新的卫官要花多少时间?一个多月了,光是中卫的案子就还有许多边边角角没有处理完。”
“开工之前总是可以的嘛。”鹿善继说道。
孙承宗道:“哪有这么容易,现在后军都督府因为中卫的事情乱成了一团麻,兵部也忙得打转。就算这两道流程能快速走完,查案也快,那又从哪里调卫官过来?他们在路上要耗掉多少时间。”
“从周边调嘛,开平或者密云都可以啊。”鹿善继说道。
“你这是想当然!”孙承宗说:“我不过是佥都御史,你不过是户部主事,凭什么对推选卫官的事情指手画脚?”
“我不是指手画脚。您在问我,我就回答了。”鹿善继说。
“我不是”孙承宗被噎了一下。“唉,算了。我只是想告诉你,这些不确定事情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毫无必要。你没法保证新来的卫官的屁股就是干净的。调一个其他卫所的脏屁股,来取代天津的脏屁股有什么意义?”说着,孙承宗的声音也大了起来,逐渐盖过了雨拍瓦砾的嘈杂。“卫所的糜烂不是一两天了,要想彻底扭转,就得改制!想要改制,就得上去!去内阁,去最靠近皇上的地方,并让皇上也理解其中的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