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东厂驻天津站(第3页)
“有个消息.”这段路不算近,陈伟业又走得很快。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是气喘吁吁了。陈伟业来到井口,三两下就吊起半桶凉水,灌下去之后,他才接着说:“今天有一条锦衣卫的官船过境了。在港口停了好半天。差不多申时才走。”
“哦。”那壮汉的反应显得很是平淡。
“怎么,”陈伟业眉头一挑,问道:“你已经知道了?”
“我不但知道锦衣卫的官船过了境,还知道整个天津的大小官员都被孙中丞拉到津门楼给船上的锦衣卫接风了。”壮汉放下锄头,来到陈伟业的身边。“给我也喝两口。”
陈伟业把水桶递给壮汉,顺势问道:“那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壮汉接过水桶,边喝边说:“不知道,我们又没往津门楼里插人。吕有章只遥遥地看了几眼就回来说了。但我猜,应该是东司房的陆副千户。除非在我们走后,又有新的锦衣卫离京了。”
“吕有章南下北塘报告去啦?”陈伟业左顾右盼,却没找到吕有章的身影。
“不是。他回卫城接着摆摊儿了。”壮汉放下水桶,接着道:“这其实也没什么好报的,我们又不是来查锦衣卫的。随手记一笔,例报的时候让上面知道有这么个事儿就行了。难不成厂督会因为这顿饭就要参孙中丞一道?”
“也是。”陈伟业有些泄气。他一屁股坐到井口边上,喟然叹道:“说到底,其实这天津卫城也没什么好查的。也不知道崔提刑让我们驻这儿是要查个什么。”
“话也不能这么说。”那壮汉并不与陈伟业并坐,而是走去拿锄头,继续锄地。“上面既然这么安排,那自有上面的筹谋。”
“还能有什么筹谋。锦衣卫早就把管漕运的卫官都给抓了。就算那些卫官和北塘的案子有所勾连,那也不是我们能查到的了。”陈伟业看着壮汉的背影,不由得有些来气。“范万福!你还真把自己当农夫啦?”
范万福、陈伟业、吕有章还有李艾弘等四人都
是被崔元安排驻留天津卫城的暗哨。其中,范万福以农夫的身份留守驻地,陈伟业以力工的身份在漕运码头上干活儿,吕有章在卫城中心最繁华的街面上摆摊儿,而李艾弘则应征进了孙承宗的标兵营。为了让范万福看起来像个真的农夫,崔元还弄了三亩薄田供他耕种。
但明眼人一看还是知道这里不正常。因为一家普通的农户竟然养了两匹膘肥体壮的大马。这东西可不像驴和骡子,用来作役畜纯属负收益。
“我本来就是佃农出身,以前佃种的田离这儿也不远。要是在这儿常驻,我还想去买头牛呢。”范万福不仅想买牛,还想多买几亩地。
“农夫有什么不好的。”范万福一边挥舞锄头,一边说:“在天津待着,不用操练,乐得清闲,也不用涉险。要是在北塘干活儿,说不定就给你安排到海船上去了。若是到风浪,你和粮食一起飘没了,找谁说理去。”
陈伟业一个鲤鱼打挺,从地上爬了起来。“在天津是不用涉险。但到时候案子结了,一翻例报,发现咱们就上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还怎么报功?”
转眼间,范万福就又在院子里刨了一个坑,他准备在这儿种点儿时蔬。“报不了就不报呗。这趟差不仅有口粮,还有行粮。你在港口拉活儿,还能把挣到的钱往自个儿的兜里揣。一个人拿三份儿饷,有什么好抱怨的。”
东厂的番子也算是兵,因而就继承了军营里的一些说法。所谓的口粮也就是基本的军饷,而行粮就是外派补贴。
“嗐,耕你的田吧。”陈伟业叹了一口气,就朝门口走去。“真是没法儿跟你聊了。”
“你要出去啊?”范万福问道。“饭已经做好了,一起吃呗。”
“不吃了,我去码头上跟那些个好哥哥们喝酒。”陈伟业还想靠着这趟差事捞功劳挣官身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