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李可灼的红丸(第3页)
“你懂个屁。”魏朝推开李可灼的银票,却接过了那个装‘三元丹’的匣子。“我试试吧。”
“您试?”李可灼一惊。
“想什么呢!”魏朝白了李可灼一眼。“我试试能不能送进去。”如果这东西真能涩精固气,锁固精丸,给皇上助兴,那他也能在皇上那里邀个小宠。
“你这东西没毒吧?”魏朝看着那两粒红丸,觉得这玩意儿还挺漂亮。
“哪里敢拿这种事情说笑。”李可灼说道:“都是按着方子配的药。”
“你试吃过了吗?”魏朝扣上匣盖。
“以前吃过,但“先天红铅”稀如龙涎,贵比黄金。这回只炼出两丸。下官要是再吃,送进宫不就没得试了吗?”李可灼嘿嘿一笑。“如果圣上需要,只传谕一道,下官立刻进宫当面试药。”
“呵。想得还挺美。”魏朝将匣子揣装进怀里,转身回走。“等着吧。”
李可灼冲着魏朝的背影长作一揖。“多谢魏首席成全!”他仿佛幻见到了扑面而来的高官厚禄,脸上也洋溢出了显见的喜色。
————————
差不多同一时间,锦衣卫东司房缉事总旗沈炼应召来到了东司房衙门。他进入正堂时,东司房掌印提督指挥佥事刘承禧正低头看着什么。刘承禧手里拿着笔,却没有往纸上落墨的意思。
“卑职参见提督。”沈炼走到刘承禧面前,单膝下跪行礼。
“起身说话。”刘承禧放下笔,侧过头,从顺手的地方一张扯过一张帖子。
“谢提督。”沈炼拱手再拜。
“这是巡捕营呈上来的案子。你先看看。”刘承禧将帖子递给沈炼。
巡捕营算是五军营、神枢营和神机营等三大营之外的正规军。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差不多两百年前的宣德年间。当时,盗贼泛滥,五城兵马司不堪重负,就连镇守宣府左都督谭广在北京的宅邸都能被贼人抢劫了。为了整肃京师治安,宣德皇帝下旨暂调京军协助五城兵马司严打严防,维持治安。而锦衣卫也是从那时候起开始介入京师的治安管理的。
不过,那时候还没有京军巡捕的正式制度,借调只能算是临时措施。到正德年间,临时借调已经常态化了。正德十年,参与巡捕的京军规模已高达上千人,朝廷索性仿照当时
京军的十二团营制,给了一个巡捕营独立的番号。由此,巡捕营有了独立的编制,人马也越来越多。
巡捕营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京师治安,京城内外都有巡捕营活动。在京城以内,巡捕营与兵马司分巡昼夜。在城墙以外的近郊,巡捕营则是昼夜沿街活动。
由于巡捕营只有逮捕权没有审判权,所以其在治安管理的次序上等级很低,和兵马司差不多。锦衣卫、巡城御史乃至顺天府署都能在其职权范围内,小规模地调动巡捕营。不过,和巡捕营打交道最多的还是锦衣卫。毕竟锦衣卫除了日常监察臣民的“谋逆”及官吏的不法行为,以防止他们危害皇权外,还要缉访京城内外各类危害社会秩序的大小犯罪案件。
“强盗持弓骑马抢劫?”沈炼拿过帖子一看,眼神顿时一亮。这是显见的大案。
“你带两个小旗的人马出城去看看。”刘承禧沉着脸说道:“真是无法无天了。尽快把案子查实,把犯人抓起来。”下面的人喜欢大案,但上到刘承禧这种级别就只想要太平。比起因为破案而得到表彰,刘承禧更担心御史或是兵部参他们防治不严。
“是。”沈炼捏着帖子又向刘承禧拱手。
“去吧。”刘承禧摆手。
“是。”沈炼转头离开。他刚走到正院还没过照壁,就听见一阵逐渐放缓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沈炼放缓了脚步,只几息就看见百户郑士毅火急火燎的走进衙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