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龟Revo 作品

第358章 国公府的买卖(第2页)

“呵呵。”朱家贞轻轻一笑,招手道:“进来坐吧。”

“好嘞。”朱晖这才推门进去搬凳子。

朱家贞的视力不好,不管是近了还是远了都看不清楚。一般人来大账房找朱家贞,总会坐得很近。因为坐近了,朱家贞还能靠着叆叇辅助视力。但朱晖从不这样,他总能找到合适的位置,让朱家贞不必靠外物也能看清他的脸。

“什么时候回来的?”朱家贞的语气慈祥得仿佛一个和孙子闲聊的祖父。

但朱晖的神经却没有丝毫放松。他嘴唇有些发干,于是本能地咽了口唾沫。“孙儿昨天下午就到武清了。”

武清是顺天府通州下的一个县,自天津北上进京的人若是不赶急路,或者没法在天黑闭门前进京,就会在武清落脚等待天明。不过朱晖在武清落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把这趟行商赚得的银子和先前支用的本金一起,存进到成国公府开在武清的钱庄。这些事情都是朱家贞事先就定好了的,朱晖只能按部就班地执行。

朱晖从怀里掏出一张钱庄开给他的凭据,递到朱家贞的面前。“老家宰,请您老受累过目。”

朱家贞又拿起水晶叆叇靠放在眼睛边上。端详片刻后,他果然如朱晖所预料的那般皱起了眉头:“怎么才这点儿银子?”

朱晖小心翼翼地解释道:“老家宰。这一向不是收获季,北直诸府的粮价本就较夏秋为高.”朱晖的话刚说到一半,朱家贞就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别说这些废话,讲点我不知道的!”朱家贞扔下凭据,老脸上已然没了刚才的慈祥之色,只剩了严肃的审视。“你花多少银子收的粮食?”

朱家贞不仅知晓粮食价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还知道北直各府最近的政策。比如去年一整年,北直各府都没有上疏请求开仓平粜以贬抑粮价。所以哪怕是最便宜的粟米,至少也是从每石八钱起算,而且越是靠近山海关,粮食的价格就越高。

朱家贞手里最新的信息显示,到永平府下的抚宁县,粟米的收购价已经到了每石一两二钱银子。但是,关内的粮价再高也就这样了,要是朱晖报出一个高于一两二钱银子的收购价,那必然是昧着良心贪了府里的钱。朱家贞离开就会喊人过来给把朱晖给抓起来,待国公朱纯臣的回府,再请国公爷给这小子上家法。

“均下来差不多一两银子每石吧。”朱晖还是撒了谎,他的平均收购价是九钱五分银子每石。他盘算得很清楚,这中间的五分差价,是朱家贞很难查到但同时又可以接受的。他每趟都这么干,每趟都只小赚一笔。聚沙成塔,积少成多,他靠着这一手给自己攒了不少积蓄。

“哪怕是一两银子一石的收购价,也不该只赚这点儿。你别告诉我运一石粮食要吃掉两石。你是运去海州,不是送去铁岭。”朱家贞年轻的时候就帮成国公府跑过去辽东的商路,每石粮食送去哪个城、哪个堡,中途耗用多少,他心里都是有数的。

朱家贞没有继续在成本上纠结,这让朱晖稍稍松了一口气。他抛出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老家宰,这都是那个叫张铨的兵备道的错!他只肯以每石三两五钱的价钱收购孙儿运去海州的粮食。”即使如此,他也没想着把那五分的差价还回去。

朱家贞微眯起眼睛,语气里满是怀疑。“官府的收购价少了五钱?”

朱晖连连点头。“对啊,老家宰!不只是粮食,还有驮粮食的驴子和骡子,也被他强行按着三成不良率给压价收购了。”如果单算驴子和骡子的价钱,那这一趟朱晖只赚了些皮毛,要是张铨再往下加一成不良率,他在驴骡交易上还会亏本。

“他压价你还卖?”朱家贞说出了朱晖最不想听的责问。

“老家宰唉!孙儿怎么能不卖呢,难不成把驴子和骡子都宰了拉到市面上去卖肉,那更不值价了。”朱晖添不仅转移话题,还添油加醋地说道:“孙儿好话赖话都说尽了。甚至报了国公爷的名号,但那兵备道臭得就跟茅厕边儿上的石头一样,全然不予理会。甚至还叫嚣说要弹劾国公爷。孙儿没法子,想着少赚也是赚,只能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