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老朱家的商队(第3页)
说着,崔元侧过身,指了指最靠近自己的两个人。“这俩还是北塘渔户出身。”
“嗯。”崔文升点点头,朝那几个人招了招手。“别在后边儿缩着,走近点儿,让我瞧瞧。”
几个汉子应声走到了他的面前,但仍垂着头。
“都抬头!”崔文升下令道:“我不想你们的脑门儿。”
几人应声抬起头。崔文升的眼神扫过他们的脸,却只在上面看见了无措与茫然。
“你还没告诉他们要干什么吧?”崔文升问崔元道。
崔元应道:“干爹明鉴。”
“那我来告诉你们吧。”崔文升一开口,这些个汉子们立刻就抱起拳摆出恭听的样子。“请厂督训示。”
“辽东那边儿在打仗,你们都知道吧?”崔文升先问。
“知道。”汉子们不晓得厂督为什么要提这个事情,于是相互顾盼,痴痴点头,回答得也稀稀拉拉的。
“那你们知道辽东的军粮、军饷都是从哪里起运的吗?”崔文升又问。
大堂里陷入了沉默。汉子们仍旧面面相觑,片刻后,一个身体强壮、脸庞黝黑的汉子率先反应了过来,他高声答道:“北塘!辽东的军粮是从北塘起运的!”
这个汉子并非被崔元点到的北塘渔户之一,而是一个逃跑的天津左卫军户,他在报名成为东厂的募兵之前,就在北塘的码头上干力工的活计。
“很好。”崔文升满意地点了点头,顺手拉出抽屉,并从里面捡出一个差不多二两重的小银球,扔给那汉子。“接着,皇上赏你的。”他给人赏赐的时候总要说这么一句。
“谢厂督!”那汉子在一片钦羡的目光中接住银球,顺势跪了下来。
“跪那边儿!”崔文升指向乾清宫的方向说道。
“谢皇上!”那汉子干脆朝着崔文升指引的方向
磕了两个响头。
不等他站起来,崔文升便接着道:“天津饷部成立至今已经有一年多了。但辽东的浪费和朝廷的开支却丝毫不曾消减。事情反常如此,这当中必然有某些不该存在的问题。我东厂供奉关圣帝君,最厌贪腐,本督派给你们的任务,就是秘密地把这些贪腐根源全部挖出来。”
“是。”众人应道。
“去吧,好好儿干。干好了我亲自替你们在皇上那儿报功。到时候就不是这点儿赏赐了。”
“是!”这一次,众人的应答比先前还要响亮得多。
崔元来得早,走得快,仿佛只是特意带人在崔文升的面前晃悠这么一圈。片刻后,这十来个人在东安门口跨上他们从外东厂骑来的马,一路缓行到了朝阳门,接着策马扬鞭,向南而去。
而差不多就在他们离开北京的同一时间,一批从辽东返回的商贩也经由永定门回到了京城。
————————
上午巳时三刻,自年节之后就离家搜购粮秣、牲口,并贩运至辽东以赚取差价的朱晖商队,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到了位于大时雍坊的成国公朱府。
商队在距离朱府大门差不多二十丈的位置停下。下马后,领队朱晖没有立刻走上去,而是呆呆地站在原地,远远地望着那座气派的正门和正门廊檐硕大的灯笼。这是他经办粮马生意以来,第一次如此不愿回府交差。
但不行交差是不行的,他是家犬不是野狗,不能一辈子都在外边儿游荡。朱晖深吸了两口气,朝着家门的方向迈出步子,他一边走一边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但这心理越是建设,就越是崩塌,当朱晖走到门口时,他那本就不甚平静的心脏跳得更快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