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钦定内承运库办事条例(第3页)
绯袍宦官带头对身着三品孔雀补服的王纪板正作揖道:“见过王侍郎。”
“这位公公是?”王纪定睛一看,发现在这绯色袍服上绣着的竟然是一条蟒首牛角,双角向下弯曲的斗牛。这显然是一件不在品级次序中的斗牛赐服。
“嗯?”身着斗牛赐服宦官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瞥了汤道衡一眼,才自我介绍道:“我是内承运库的掌印太监,吴明哲。”
吴明哲也是慈庆宫的老人,但他的重要性和存在感远不如太子侍读王安、慈庆宫总管李鉴、膳房管理史辅明那般高,而且他个人能力也比较平庸。因此即使在新旧交替之后,凭着旧侍潜邸的关系作为鸡犬升天了,也只能当个没有人事权的普通宦官。可以说,两监两厂随便出来一个司正都能对他大呼小叫。
不过王纪还是还以礼待之。“原来是吴太监,失敬失敬。”
“王侍郎客气了。”王纪的礼待让吴明哲很是受用,再次拜过后,他用略带嗔怪的眼神笑着看向王纪身边的汤道衡。“也见过汤主事。”
汤道衡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忘了提前跟王纪介绍吴明哲,于是只得讪讪拱手,尴尬笑道:“见过吴太监。”
上回,内承运库运银子到太仓银库,吴明哲和汤道衡就见过面,只不过那时陪在汤道衡和邹嘉生身边的人不是王纪,而是李汝华。而且就像李汝华和王纪是兼做户部管库员外郎的差事一样,吴明哲也是兼差。如果总管银库少监冯恪没有跟着崔仲青一起去辽东犒军,那么这会儿就该是他来接收银子。
相互行礼过后,王纪对吴明哲说道:“八万两银子都运到了。”
“好。”吴明哲招手,站在他身后的几个青袍宦官,立刻就带着手下的小黄门去各车卸货。
作为接受方的内承运库,不仅要称量其重,还要检验成色。
八万两银子,自然不可能每锭、每条都拿出来验,只能抽检。否则光是检验这一环就得干上大半天。
而内承运库抽检的方式,是把所有银子全拿出来,接着按银子上的标重分堆,每堆分别抽签,抽到哪一锭就验哪一锭。按照《钦定内承运库办事条例》
的规定,抽检的比率是一两银子检五分,也就是百分之五的抽检率。换言之,这八万两银子要抽四千两出来验。
因为参与抽检的人很多,所以不多时,十八根一百两的银条,二十根五十两的银条,三锭五十两的旧式银,二十根二十两的银条,三十根十两的银条,五十二根五两的银条,以及九十个一两的银块就都被挑了出来。接着,就是看字、剪开、观色、称重四道标准的检验过程。很快,这二百三十三个不同重量的现银全部检验完毕。
“掌印,好了,没有任何问题。”剪验局局正桑秉直来到吴明哲的面前汇报道。
吴明哲没有立刻回复他,而是先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侧的西厂外稽司驻内承运库司员,见对方默然点头,他才下令道:“称重。”
《钦定内承运库办事条例》附例规定,西厂外稽司需要向内承运库派遣常驻司员一名,全程参与所有进出事项。派驻司员每季一换。交接之后,该司员将接受西厂内稽司的全面审查,审查通过,该员将获得外派津贴十两。审查不过,该员将被移交到司礼监,由廉材房立专案处理。惩罚判决视情节而定,上不封顶。
尽管内承运库的管理层从上到下被洗了一遍,但基层的小黄门却只是按照刘若愚定下的裁汰标准撤掉了一些老弱。由于大多是熟练工,所以小黄门的效率也很高,没多久就分批把这八万两银子过了三遍秤。
“总重八万两,没有任何问题。”桑秉直又汇报。
“嗯。”派驻司员点头。
“签单。”吴太监招手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