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质询饷臣(第3页)
上午,巳时二刻。已经在六科廊房里干坐着等了两个多时辰的李长庚终于等来了传谕的宦官。
尽管廊房里只有李长庚这么一个穿着公服的人,但乾清宫奉御史方达还是问:“您就是李侍郎吧?”
“是。我就是李长庚。”李长庚起身应道。
“跟着来吧,皇爷要见您了。”史方达说道。
“好。”李长庚那因为长时间的等待而稍稍平和的心情,又开始紧张了起来。
史方达没有带着李长庚走越归极门,过金水桥,穿三大殿的大路,而是带着他走从武英殿至养心殿,最后再转乾清门的小路。
乾清门前的汉白玉须弥座下,史辅明正带着两个随从的宦官站在那里。李长庚对这两个随从都有印象,他俩一个是李长庚在户部门口遇见的传谕宦官,另一个则是随后来通知李长庚进宫的宦官。
李长庚远远地冲他俩笑了笑,却没有得到回应。
“干爹。”史方达走到史辅明跟前,恭敬地作了个揖。
“嗯。”史辅明点点头,史方达便来到了两位师弟的身旁站着。
“敢问公公尊姓大名?”李长庚走近,拱手问道。
“乾清宫总管,史辅明。”史辅明漠然地看着他,语气也十分平淡。“李侍郎,请吧,万岁爷已经在梢间里等了您好一会儿了。”
“好!”史方达和李长庚同时一凛。但应答的却只有李长庚一个。
————————
片刻后,史辅明将李长庚带进了乾清门西梢间。
西梢间里,皇帝正倚靠在房间里唯一的一张椅子上慵懒地坐着。王安照例陪同,站在皇帝身后稍稍靠后位置。将李长庚带到后,史辅明又退了出去,并在没关的房门口旁候着,如此一来,并不太大的梢间里便只剩了皇帝、王安和李长庚三人。
“臣,专督辽东粮饷侍郎李长庚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昨天收到召见的命令之后,李长庚还专门花时间将这番叩拜的仪式复习了几次。
“李长庚。”朱常洛没有让他起来,直接就开口了。
“臣在。”李长庚尽力平静地应道。
“你昨天去了户部,想必已经知道此番为何召你进京了。”朱常洛说道。
“回皇上,臣确实已经看过张兵宪的奏疏了。”李长庚就这么伏在地上回话。
“你觉得督饷两年以来,自己干的如何啊?”朱常洛继续问。
李长庚一凛。“臣本朽木庸才,蒙先帝信用,恬为饷臣。在任左支右绌,不敢自称善。”
“哼哼。”朱常洛干笑了两声。“朕倒是觉得你干的挺好的嘛,你奏行造淮船、通津路、酌海道、截帮运,这些事情俱有奏闻,户部也归了档,不都做成了吗?哪里是左支右绌了?”
李长庚刚想回上几句谦辞的话,却听皇帝道:
“自登州望铁山西北口,至羊头凹,历中岛、长行岛抵北信口,又历兔儿岛至深井,达盖州,剥运一百二十里,抵娘娘宫。陆行至广宁一百八十里,至辽阳一百六十里”朱常洛从身旁的小茶几上拿起一本奏疏,翻开来念了一段。然后道:“这是你在奏改海运的奏疏中写的话,你还记得吗?”朱常洛将奏疏递给王安。“拿给李侍郎看看。”
“回皇上的话。臣还记得。”李长庚本就紧绷的神经绷得更紧了。
“李侍郎,请。”纵使李长庚已经回了话,但王安还是硬要把奏疏递到李长庚的面前。
李长庚伸出手,在奏疏碰到李长庚手心的同时。朱常洛又道:“既然你还记得,那你为什么不把粮饷督运去你在奏疏中明列的目的地盖州,而是非要把粮饷送去旅顺、金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