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侯 作品

第 216 章 是她!是小梅!(第3页)

这份荣耀好像也通过电视传递给了他,

在这一刻,他们这帮林雪君的亲朋好友,感觉上都像被夸的是自己一般。

同样的骄傲,同样的兴奋。

在主持人的声音之外,他忽然听到一下又一下渐渐变大的抽泣声。

愕然转头,便见坐在这一排最左边的王小磊正控制不住自己地抹眼泪。

虽然王大队长的哭声有点影响群众听电视,四周却没有一个人朝他“嘘”

因为王大队长这个领哭员一哭起来,边上眼窝子浅的女同志男同志们也忍不住了,很快或重或轻的抽泣声就交错着成了个‘感动、激动交响曲’。

衣秀玉和孟天霞牵着手,向前望的目光中都充满了向往。她们情绪激动起来,相握的手都不自觉攥紧,疼了才笑着松开。

低头甩手时,衣秀玉发现边上的阿木古楞不见了,左右找半天才见到他不知什么时候跑到第一排前面地上坐着了。

虽然要坐硬水泥地,但胜在距离电视近。

当“林雪君同志”五个字被主持人念出时,办公室里响起一阵再也安耐不住的高呼尖叫。

接着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伴随着不知是王小磊队长还是赵得胜大叔因为激动而破音的喊声:

“是我们呼色赫公社的林同志啊!”

“是我们生产队的小梅!”

“是小梅啊!是小梅啊——”

电视机里,林雪君健步走上台,微笑着朝镜头招手,不卑不亢地与主持人和台上的其他模范、英雄及领导握手。

王小磊的眼泪流得更凶了,哽咽着话都说不利索却还是忍不住喋喋不休:“我们小梅多俊,我们小梅太优秀了……”

陈宁远搂着王小磊的肩膀,想要开口安慰,可他目光凝着电视机,实在没空跟王小磊讲话。

阿木古楞盘腿坐在电视机正前面,右手攥拳抵住唇,面孔、耳朵和脖子都是红烫的,眼眶也红彤彤的含了一泡泪。他却顾不上擦,眨眼间哪怕仅少看一瞬的损失也不愿承受。

身后的亢奋低呼、激动抽噎,他都听不到了,世界好像忽地缩小,缩成电视屏幕方方正正的12寸大小——这个世界里只有站在台上荣誉加身的女青年,她那么明媚,那么骄傲。

亭亭如松木,光芒万丈。

林雪君,林雪君!

荣誉奖章被给她颁奖的大领导别在胸口,大领导亲切地凑头与她讲了半天话,显然对她欣赏得很。

在主持人请林雪君分享自己的工作方法和优秀经验时,大领导拍了拍她肩膀,又与她讲了好几句话才送她上前。

林雪君前迈两步,站在舞台中心,于灯光汇集之处立正,笔挺玉立,握着话筒,向所有人问好。

办公室里再次噤声,连抽泣也被压制到了最低。

“……在生产队里,我同草原上的老人们那里学会了如何看天气,如何判断风向,如何寻找最好的碱草……

“……在这里,我从书上读到的知识得到了校验。单薄的知识只有落地草原,才变成丰厚的智慧,牧民前辈们的经验与知识结合,才是真正有用的方法……”

林雪君的声音在电视里听来似乎不太一样,可那底气十足的调子却还是一样的熟悉。

大家听着她的话,听着她分享自己在草原上学习到的东西,感受到她对这片土地和在这里生活着的人们的认同,既觉得荣耀,又颇感动。

渐渐的,连方才没哭的人也悄悄落了泪。

屋外噼里啪啦之声渐起,冷雨趁夜而至。

办公室的窗隔风效果差,冷空气卷进来,吹得头顶挂着的灯泡轻轻摇晃。人影便也随着灯光鬼魅般乱晃,陈宁远站在第一排最右边,偶然转眸随着光影望向办公室另一侧,塔米尔和托娅不知什么时候赶到的,正站在第一排另一侧。

他们目光都凝着电视机,或因情绪激动而抿紧嘴唇极力克制,或捧着面孔又哭又笑。

塔米尔手上还握着马鞭,靴子上沾满了泥泞,编成小辫子的长发湿漉漉的,显出奔波急赶的狼狈。

托娅也比他好不到哪里去,刘海全都湿黏在脸上,形象全无。

可他们脸上丝毫没有疲惫之色,双目炯炯,心里眼里全是奔袭百里也要来看上一眼的好友。

孩子们都来了,小梅,你的亲人朋友们都在。

都在看着你呢。

作者有话要说

【塔米尔和托娅是从秋牧场上赶过来的。】

【70年代初12寸黑白电视380元-430元不等。】

【76年《新闻联播》的前身《全国电视新闻联播》开播。78年1月1日起,每天19::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播新闻联播。78年中国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82年10月竣工投产。80年代初电视开始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由于供应紧张,仍需‘电视票’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