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之木 作品

第333章 333隗宝

“此次我给你们带来的是明朝名将戚继光的著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这是你们需要的实战得出来的宝贵经验。

还有我们东方经典的著作《三国志》,这是一本军事著作、详细记载了东方的经典战役。

你们都是数万人的对抗,我们那边是几十万人、上百万人的军团对抗!

而那个时代是公元184年、西方的古罗马时代,是不是倍感震撼?”朱文聪讲解着。

众人不由深吸一口冷气,心想当时的东方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庞大的动员能力。

几十万人数的军团足以消灭西方任何一个国家,要知道这是西方国家很难凑出的人数。

“z先生!我想一下当时你们真的有如此强大吗?”购买书籍的学生直接问道。

“我知道诸位同学很好奇,其实这和一个国家的国力有关联。

这本《孙子兵法》就能给你们解惑,我来给你们念道一句: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什么意思?兵圣孙武给大家算了一个总账,10万人出征千里、有70万个家庭要停止农业生产来专门供给这个士兵征途上的给养。

当时一户人家为5口,10万人出征就要有350万人去运送军粮。

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运送军粮?因为运送军粮的人和牲口也是要吃饭的,同时要准备返程的口粮。

简单来说,一个人送100斤粮食,去的时候吃40斤粮食、到了前线交20斤粮食、返程的时候还要再吃40斤粮食。

一个人运粮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人数越多才能运粮越多。

1个士兵需要35个人做运粮的民夫,得以解决前线军粮供给问题。”朱文聪细细说道。

“上帝!”学生们一阵惊呼,这竟然是公元前四五百年的著作。

一时间众人放下手中的三国、纷纷抢购着《孙子兵法》,这本书可以比肩《圣经》!

“我们东方的用兵的原则是: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