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古文尚书是伪经?(第3页)
因为他奉命撷取法家精华融入实学,研究过荀子的学问。
此时他就回道: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当是源自《荀子》。”
“《荀子》曰: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处一危之,其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
“这是古《道经》所言,被《荀子》引用。孔子编撰《尚书》时应该有收录,古文尚书《大禹谟》有此言。”
刘宗周则补充道:
“‘允执厥中’四字,当是来自《论语》。”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大禹谟》十六字心经,与之相互印证。”
这番话语,解决了将来古文尚书被证伪后,波及十六字心经的问题。
同时也表明了古文尚书不全是伪作,至少引用了古人所言。
朱由检很是满意道:
“看来这《古文尚书》,不可能全是伪作啊!”
“朱子的做法,确实很有道理。”
赞扬了朱熹怀疑古文尚书又保留古文尚书的做法,朱由检话题一转,说道:
“不过《古文尚书》到底有争议,孔安国等人编次的篇章,不一定完全符合孔子编撰。”
“所以朕以为,引用有其他古籍验证的部分言语尚可,却不可当作完整篇章学习。”
“《古文尚书》及其注释,就和《尚书大传》等典籍一样,列为选修和参考。”
“《今文尚书》三十三篇,才是必修篇章。”
“如此也是为学习《尚书》减负,希望将来治书经的学子能多点。”
部分保留了古文尚书的地位,却又置于今文尚书之下。
这样将来就算古文尚书被证伪,也不会引起太大波澜。
甚至因为今日这一番辩论,人们会认同古文尚书即使是伪作,文字却部分源自乱简和先秦著作,对古文尚书的研究,仍旧有一定意义。
今后《古文尚书》的地位,就和《尚书大传》差不多,作为仅次于四书五经的典籍。
这种半否定古文尚书的做法,引来很多臣子皱眉。
但是对古文尚书的怀疑是朱熹那时就有的,他们也解释不了梅鷟的质疑。
甚至很多人心中,都像朱熹一样,怀疑古文尚书可能有伪作。对皇帝降低古文尚书地位的做法,他们只能捏着鼻子默认。
大明的书经,最终被定为《今文尚书》,基于蔡氏《书集传》,重新校点注释。
请收藏本站:www.7d681.icu。笔趣阁手机版:m.7d681.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