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礼经修改
朝堂上的士大夫关心四书五经校注,参加科举的士子则更关心。
杨廷枢是江南乡试亚元,这次和张溥一起来应试。
听到消息之后,和张溥等人交流道:
“天如贤弟,你说这四书五经重新校注后,科举会不会同样改?”
“难道我们还要重新学习经义,背诵新的注疏?”
张溥是皇帝内定的校注负责人之一,闻言笑着说道:
“科举自然是会改的,校注就是为了科举。”
“不过重新学习的知识也不多,大多还会沿用原有注释。”
“以维斗兄的才华,这一科定然中进士,根本不用担心。”
劝杨廷枢放宽心,不用担心改变。只要考上进士,那就能够上岸。
只是张溥有这个自信,杨廷枢却是没有。
毕竟张溥随徐光启学习,擅长的是数算。以他在数学上的造诣,只要不在考场上发挥出问题,中进士板上钉钉。
杨廷枢就算在江南成了经魁,如果会试的房考官不欣赏,仍旧还会落榜。
所以他看着张溥艳羡道:
“天如是不用担心,为兄就不行了。”
“浙江吴巡抚昔年也是亚元,但是考了八次,才成为了进士。”
“就是三元及第的商公,也是考了三次,才连中会元、状元。”
这些事例,都说明了科举的不稳定。
再有才学的人,都可能科场遇阻。
张溥听出了杨廷枢的紧张之意,宽慰道:
“皇上改革科举,就是为了让科场更公平。”
“这次会试,房考官会把正榜副榜的试卷一起检出来,再由至少三位考官一起评判,确定正榜副榜名次。”
“如此交叉阅卷,有才能的人定然脱颖而出。”
“维斗兄总不会以为,连副榜都登不上吧?”
“只要你的试卷被检出来,多位考官评卷,定然能登正榜!”
这个办法,听着就比以前完全由房考官决定更公平,杨廷枢确实少了很多担心。
但是文章这种东西,个人喜恶影响是太大了,杨廷枢真的担心考官不喜欢自己的文风,直接把自己黜下去。
所以他摇着头叹气,为自己的前途担心,有些羡慕地感慨道:
“张兄擅长数算,确实不用担心。”
“真希望会试的进士科,同样实行百分制。”
“如果按分录取,考不上为兄也认了。”
“就怕有些人因为一己好恶,直接黜落我等。”
这番话语,让很多听到的举子心有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