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 作品

第807章 脱夷入华(第2页)

  先前连师范学堂都没考上的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八股制艺在天下间不值一提,他又没有礼法、数算上的专长,想要当官最好是获得元士身份。

  所以他心中已经决定,接受朝鲜世子的邀请。

  不过还是要拿捏一番,向金自忠道:

  “世子邀请,冒某深感荣幸。”

  “只是兹事体大,请金兄允许我和家父商议。”

  金自忠略感不快,觉得冒辟疆有点不识抬举。

  如果是在朝鲜,冒辟疆纵然是大明的秀才,也根本没有见到王世子的机会。

  只是现在在大明,冒辟疆、还有他父亲冒起宗这样的名士,是万万不能得罪的。即使大明的亲王,都不敢轻易得罪他们。

  所以他只能客客气气道:

  “这确实是大事,希望冒兄仔细考虑。”

  “我们朝鲜一向心慕中华,希望能在冒兄协助下,完成脱夷入华准备。”

  和冒辟疆交流一番,放下礼物离去。

  冒辟疆在他走后,看到礼物上的纳税单,同样命人纳了税——

  他其实已经决定帮助朝鲜世子,对此自然不客气。

  冒起宗得知这件事,同样很是支持,欣喜道:

  “你若能完成这件事,就是有功于华夏。”

  “将来蛮夷入华,都会以此为范例。”

  “我冒家的身份血统,也不会再招来诟病。”

  “任谁都不能说,咱们冒家是蛮夷!”

  支持儿子参与此事,帮朝鲜脱夷入华。

  同时还叮嘱道:

  “帮助朝鲜世子做事可以,但是万万不能成为他的臣子。”

  “否则你的身上就打上了藩国烙印,以后很难成为朝堂大臣。”

  “朝廷对藩国开放的官位是有限的,尤其是朝鲜只是内属外藩。”

  作为整个帝国和藩属的朝廷,大明的朝廷官员自然不能全部来源于帝国。朝堂上已经在商议着,允许出身藩属的官员,在大明朝廷任职。

  不过这些职位显然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的藩国,都会出现大臣。

  冒起宗就不想儿子打上藩国烙印,只能去争抢开放给藩属的职位。

  冒辟疆也知道这里面的敏感,点头道:

  “孩儿记得!”

  “一定会首先效忠大明皇帝。”

  “只是着脱夷入华可不等人,孩儿总不能考上进士才去帮他们?”

  冒起宗皱眉想了一会儿,说道:

  “无妨!”

  “你直接以译字生的身份去理藩院做吏员。”

  “然后为父再帮你运作一下,派去朝鲜世子那边。”

  “这样你就是朝廷派去的,有个正经身份。”

  冒辟疆听得老大不乐意,因为他并不愿意做吏员。

  在大明这个身份是被歧视的,也就是当今皇帝登极后好了一点,吏员得到了升为官员的机会。

  不过他们在官场上同样备受歧视,当了官也多是底层官员。

  冒辟疆不情不愿道:

  “吏员就不必了吧!”

  “孩儿只要不认朝鲜世子为主公即可。”

  “这样就不会成为他的人。”

  冒起宗指着他的鼻子,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你啊!还是不知道宦海险恶。”

  “这事情是你能说清的吗?”

  “只要朝鲜世子给你个官身,你就被打上了他的烙印。”

  “听为父的,去理藩院任职,争取以优秀吏员身份,被特赐元士出身。”

  “然后再争取考上庶吉士,成为真正翰林。”

  这才是他的打算,以吏员身份,获得特赐元士的机会。

  冒辟疆听明白后,才恍然道:

  “原来父亲想的是这样。”

  “元士能考庶吉士吗?这件事情定了?”

  冒起宗捻须说道:

  “皇上说是把这件事交给了钱牧斋,其实对这件事很关心。”

  “《蒙元史》的修撰,就任命了陈子龙、艾南英为校勘官,这在以前只有翰林院官员才能担任。”

  “现在皇上这样任命了,说明朝堂上若是不通过,皇上就会把正九品侍书当作翰林院官员。”

  “元士能考庶吉士,基本已成定局。”

  冒辟疆闻言恍然,明白了艾南英这些日子为何乐呵呵地宣扬华夷之辨——

  不需要担心会试的他,可不有闲心宣扬学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