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 作品

第799章 汉奸和华夷之辨

  就在孙奇逢等人组建教师协会,意图掌控教化委员会时。锦衣卫掌印郑士毅,正在和负责国会的刘宗周,商讨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

  这是之前早就定下的事情,在刘侨以公共卫生为突破口组建公安委后,国安委的组建也迫在眉睫,需要各衙门的支持。

  郑士毅在国会筹办处传达了皇帝的旨意,向刘宗周等人道:

  “《国家安全法》的制定可以慢慢来,但是《惩治汉奸法案》,必须尽快定下来。”

  “锦衣卫打算以通虏案和间谍案为突破口,严惩投靠建虏的汉奸。”

  “希望刘先生主持国会,尽快把相关草案定下来。”

  刘宗周听到这个说法,感觉很有意思:

  “汉奸的意思是汉人中的奸贼,或者说是汉贼。”

  “皇上要惩治的汉奸,和汉贼似乎不一样。”

  郑士毅笑着说道:

  “刘先生说的不错。”

  “皇上所言汉奸的意思,是指汉人中的败类。”

  “或者说投靠外人的大明子民、出卖国家利益的人。”

  “《惩治汉奸法案》,就是专门针对这些人。”

  刘宗周微微点头,又刨根究底道:

  “既然如此,皇上说的异族,是不是汉人之外的胡人?”

  “教化委员会正在制定教化异族的办法,需要先把异族的范围定下来。”

  “哪些异族可以教化,哪些异族完全是外敌,皇上有没有吩咐下来?”

  异族这个概念,皇帝登极后数次提起。不但关系到教化,还关系到雇工奴婢。

  刘宗周在筹建教化委员会制定相关法案时,就没少受到困扰。很多人向他询问,哪些人算是异族奴婢?

  他本来打算在皇帝面前提一提,如今郑士毅和他商讨惩治汉奸,就先讨论起来。

  郑士毅对异族不太清晰,但他向皇帝请教过哪些是汉奸,斟酌之后说道:

  “汉人之外的部族,应该都能称得上异族人。”

  “但是效忠大明的土司、还有归化的胡人,应该也能称得上大明人。”

  “这个刘先生可以和陛下探讨,我们锦衣卫一切听从皇上安排。”

  刘宗周点了点头,知道从郑士毅这里也问不出什么。在送走了他之后,就上疏请示皇帝,尽快把异族的概念定下来。

  否则国家安全法案、教化法案、奴婢法案都没办法定下来,国会和锦衣卫等衙门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朱由检在看到这份奏疏后,也感觉是个大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商讨这个问题:

  “朕欲同万民共治天下,民众中愿意承担公共义务、享有公共权力的人,可以称为公民。”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大明公民,什么样的人又是外人,是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众卿都来说说,这个范围如何定下来?”

  刘宗周作为这件事情的发起者,率先出言说道:

  “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孟子曰:臣闻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者也。”

  “此为孔孟所传华夷之辨,又称夷夏之防。”

  “大明教化异族,是否吸纳夷人为公民?”

  这番话语,让群臣议论纷纷。

  一些官员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袁可立代表枢密院道:

  “异族之人,也有效忠大明者,自当吸纳为公民,给他们做官权利。”

  “否则虎大威等胡人出身的将领、还有秦良玉等土司将领,岂不人人自危。”

  “臣以为大明公民,应当吸纳异族人。”

  礼部尚书成基命则说道:

  “异族之人可以教化,但是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公民做官,却需仔细鉴别。”

  “如今建虏之乱、奢安之乱,还有西北民乱,都和异族有关。”

  “甚至有前任太学祭酒马之骐,倡大东小东之说以倾陷正人,可谓非我族类、行事猖狂之极。”

  “臣以为当严格制定教化法案,严查异族所拥有的大明公民身份。”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很多人认同。因为大明现在的乱象,确实和异族有很大关连。

  枢密院因为军中有异族将领要吸纳异族,那些担忧异族生乱的文官,则强烈反对这一点。

  很多人拿安史之乱举例,说明异族的不可靠。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朝廷不应该接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