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 作品

第790章 商人和战利品

  因为建虏的退缩,宣大长城外的战斗,有些虎头蛇尾。

  即使之后有不少明军将领带着家丁追击,时不时解救一些蒙古牧民。

  黄台吉却已经不在乎这种威胁,知道这些零散的兵马,根本威胁不到大军。

  他现在最担心的,还是前面的满桂。

  这个人是有能力和八旗精锐野战的,而且对草原很熟悉。

  大明册封满桂为东平伯,支持满桂组建东平伯国在草原上扎根。让满桂的势力膨胀很快,很有可能在草原上建立一个大部落。

  如果这个名叫东平伯国的大部落建起来,以后辽东和草原的联络就有可能被截断。如同之前的察罕部,拦在他们前面。

  此时此刻,黄台吉就皱着眉头,思索如何应对满桂:

  “袭扰的明军一直杀不尽,我们的动向一直被明军掌握。”

  “满桂知道我们走哪条路,他一定会在前方拦截。”

  说着这个判断,担任前锋的阿济格道:

  “大汗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满桂在锦州是依托城墙打的,草原上可没有人帮他。”

  “这一次定让他有来无回,取下他的首级。”

  阿巴泰等人同样请缨,欲和满桂一战。

  显然,他们对锦州之败是不服气的,不认为满桂率领的军队,能和八旗勇士相比。

  黄台吉见到军心可用极为喜悦,而且他也有雪耻的打算。

  只是想到宣大军队快速搭建的棱形营寨,他心中就蒙上了一层阴影,说道:

  “满桂悍勇,遇到他一定要小心。”

  “此去最重要的是打通道路,不要和他纠缠。”

  “如果满桂已经建好营寨,那就派人看着他即可,另寻道路回去。”

  显然,他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缴获的物资和人员带回去,消化成自己的实力。

  但是阿济格等人却不这么想,他们被宣大军队逼退,已经憋了一肚子气。此时就继续道:

  “大汗,建了营寨也不怕,我们把他引出来。”

  “满桂麾下只有区区五千人,依附他的哈喇慎诸部还有很多和我们有联系。”

  “可以想办法把他引出了,在草原上歼灭。”

  黄台吉闻言皱眉,对阿济格如此无礼很是不快。

  他认识到先前那一战虽然不能说败,但是被迫放弃一部份人员和物资,仍旧让他的威信受到一定损害。

  否则他的决定哪有人敢质疑,阿济格这样无礼自己能直接处置。

  正当他这样想着的时候,多尔衮出言道:

  “满桂若在通往草原的要道上扎根,就是又一个大凌河堡。”

  “臣弟以为应集中力量消灭满桂,完全征服哈喇慎。”

  这个说法,说到了黄台吉的心里。

  去年明军建立大凌河堡后,他就感觉如鲠在喉,立刻派兵攻打拆毁。

  但是攻打大凌河堡的伤亡,着实出乎他的预料。再加上朝鲜那边出问题,让他放弃强攻大凌河堡。

  此时他想到那一战,心里就忍不住后悔。因为这次向草原出兵,他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大凌河通道有多重要。不能经过大凌河的他们,就只能从北面山区绕行千里。

  (大凌河一带是辽东和中原联系的关键,古北道、卢龙道、无终道、傍海道都要经过大凌河。否则就要绕行千里,非常不便)

  如果辽河一带也被大明军队掌握,以后他们和草原就别想联络了。满桂的东平伯国会成为新的察罕部,阻挡他们西进。

  所以,他看着坚决请战的阿济格、阿巴泰等人,决定道:

  “你们拖住满桂即可,有机会可伺机歼灭。”

  “但是切记不可冒险,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收获带回去。”

  阿济格、阿巴泰等人兴奋领命,立刻调集本部兵马,前去寻找满桂。

  他们根本不担心打不过大明军队,就怕满桂知道他们到来后躲起来。

  只要把满桂消灭了,回去的路上就再无危险,可以把所有收获带回去。

  ——

  满桂此时,早已收到了宣大传来的消息,而且还不止一份。

  这是朱由检登极之后,对明军的改变之一。

  作为从信息时代过来的人,他最看重的就是信息的传递。宣大外草原之战结束后,战斗的结果和后续动向就通报相关各方,而且还第一时间传到枢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