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解元张溥(第2页)
压制心中的激动,张溥向道贺的人回礼,又向杨廷枢道:
“恭喜杨兄成为亚元,明年我们一同进京赴试。”
“伟业,你这次也是亚元,明年要不要去参加会试?”
吴伟业对自己成为经魁同样十分兴奋,听到老师的话当即道:
“要!当然要去!”
“明年朝廷要录用八百进士,弟子盼着和老师一起登第。”
张溥哈哈大笑,摇着扇子说道:
“好!好!”
“明年咱们就一起进京,师徒双中进士。”
畅想着自己连中三元,弟子也成为进士。
此时的他绝对想不到,自己连中三元的最大对手,就是眼前的弟子吴伟业。
师徒两人将展开一次对决,决定谁是会元。
——
乡试中举之后会举行鹿鸣宴,作为新科解元,张溥出尽了风头。
杨廷枢在成为亚元之后,名声也更大起来。尤其是他和张溥同属应社,吴伟业又是张溥的弟子,应社的吴昌时也同样中举。这让应社的名声,一时风头无俩。江南诸多文社,皆以应社为魁。
杨廷枢这位应社的发起人,在张溥、吴伟业、吴昌时等人的支持下,毫无疑问成了江南文社领袖。召集众多文社,举行金陵大会。
此次金陵大会上,杨廷枢在张溥的建议下,决定成立东林学社。由各社推举人才,加入东林学社。
学社现在的目标,是准备明年的会试。为此,他们又成立《东林学报》,鼓励学术争鸣,相互交流学问。
新东林以东林学社的名义,蓬勃发展起来。还决定每次乡试都要在金陵召开大会,吸纳新的人才。
这个变化,让暗中鼓动东林学社成立的项俊卿,都有一些意外。
因为这不在他的预料范围内,他也不想看到东林学社吸收人才壮大。
所以他很快找到张溥,询问道:
“这个办法,是谁提出来的?”
“下一次金陵大会,主持的人是谁?”
张溥苦笑说道:
“是吴昌时提出来的。”
“他说如果明年不能考取进士,下一科由他主持金陵大会。”
“真没想到,搅动风浪的是这个人。”
“杨廷枢的心思,就是他鼓动起来的。”
作为应社最早的十一人之一,张溥自认为对吴昌时足够了解。却从没有想到,这位同社好友还有这样的心思。
如果不是杨廷枢和他提前通消息,他又在东林学社成立时仔细关注。只怕根本想不到,吴昌时怀着这个心。
项俊卿听到吴昌时的名字后,顿时明白一切都是这个人在捣鬼。但是吴昌时的背后有没有其他人,现在却又未知。
所以他向张溥说道:
“东林学社的事情,你不用过多关心,本官会派他人打入进去。”
“现在最要紧的,是杨廷枢怀着什么心思,愿不愿意配合我们?”
张溥早已和杨廷枢有过交流,回道:
“维斗是想中进士的,考不上进士也想得个元士身份。”
“所以他是愿意配合的,打算在东林学社,传播自己的学问。”
有所求那就好办,项俊卿道:
“可以向他许诺,以后能获得元士身份。”
“但是如果他在明年没登科的话,请他回来主持东林学社。”
“一定要把东林学社引导为学术社团,而非被吴昌时等人利用、实现什么野心。”
张溥点了点头,接下了这个任务,说道:
“维斗想的就是讲学,说是考不上进士,就不会去做官。”
“由他主持东林学社,项指挥尽可放心。”
项俊卿点了点头,又向张溥恭贺道:
“西铭先生中了举人,又是明算科魁首。”
“明年会试明算科,想必能够登第。”
“项某就在这里先恭喜了,祝愿西铭先生明年,顺利成为进士。”
张溥哈哈大笑,对此很有信心。
作为江南乡试明算科魁首,他不相信自己在会试明算科会落第。
只要考上明算科,明年成为进士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甚至能在殿试上,被皇帝点为状元。
他连中三元最大的阻碍,就是不确定如何成为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