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 作品

第753章 劳有所得 老有所养(第2页)

听到皇帝点了自己的名字,当即道:

“小康之世,货力为己。”

“臣以为当让民众劳动后有收获,无论士农工商,皆可靠劳作生存。”

这个说法,让朱由检有些惊喜,满意道:

“韩先生所言不错,确实应该让民众劳有所得。”

“刘先生,把这点写入礼法公约:大明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包括但不限于士农工商等从事劳作活动的大明公民,有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权利,并有义务参加劳役。”

“再用具体的工律,把劳动者的权力和义务确定下来。让他们能够劳有所得,获得劳动报酬生存。”

这点得到刘宗周和群臣认同,韩爌也有些欣喜。

他只是看皇帝注重雇工,所以才提出了这一点。没想到皇帝这么认可,竟然要写入礼法公约。

以后人们提起这一条,就必然提到他韩爌。将来他会因此,在礼法公约中留下印记。

群臣羡慕地看着他,礼部尚书成基命不甘示弱道:

“臣以为还应该让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

“所有大明公民,皆应学有所教,可以参加科举。”

朱由检点头认可,对他从劳有所得衍生出学有所教,感到非常欣喜。说道:

“这一点同样要写入礼法公约:大明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力和义务,朝廷鼓励发展教育事业,鼓励公民学习。”

“而且在教育的时候,要使用大明正音、大明正字,还有翰林院和各大学堂制定的规范教材。”

“这些都要写入《大明律礼律》里。”

礼法中的条文,又多出了一条。

群臣见此更加热心,提出各种建议。

户部尚书毕自严,提出要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死有所葬,完善各地养济院和漏泽园、义冢。

朱由检把养济院划给民政司管理,又专门设立孤儿院,鼓励设立托儿所、幼儿园,让皇后负责的妇幼保健协会参与。

至于漏泽园和义冢,则交给了城隍司——

凡是和死亡有关的事务,都由城隍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