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 作品

第493章 复辽志士(第3页)

“我大明信守承诺,即使大王出意外,也会扶持世子继承王位。”

送世子去京城的事情,李倧去年就答应了,但是却一直拖着,只派了使

臣前去。

如今洪承畴再次提起,李倧思索之下,开始认真对待这个提议:

就像洪承畴所说,送世子去大明后,即使他出现意外,大明也会护送世子继承朝鲜王位。

这点他是相信的,大明对藩国的信誉一向不错。壬辰倭乱的时候,甚至可以说对朝鲜有再造之恩。

建虏即使攻破朝鲜,凭他们的人口将来也必然退回去。他儿子只要不死,就能继承王位。

所以李倧在洪承畴劝说下,已经倾向把世子送过去。

而且他还想到了一点,那就是朝鲜如今有再次被建虏入侵的危险,需要拉近和大明的关系。

把世子送到京城,就是表示诚意的方式。大明对待朝鲜时,也会更尽心些。

恰在此时,朝鲜驻大明使臣的奏疏也传了过来。在看到大明京城群情涌动,人人都在高呼复辽后,李倧最终下定了决心,向洪承畴道:

“寡人的儿子,以后就拜托上国了。”

“不知上国君主可有什么喜好?寡人派人献上去。”

洪承畴闻言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终于完成了这件任务。

对于朝鲜国王的问题,则在思索之后,压低声音说道:

“当今圣上没有什么喜好,就是知慕少艾,对美色不免好奇些。”

“如今宫里颇是有一些蒙古嫔妃,还有西南土司进献的美人。”

“大王若想讨好圣上,可像以前一样,选择女子贡上去。”

李倧闻听此言,顿时想到了国初朝鲜贡女之事,当即就向洪承畴道:

“寡人这就选择女子,向上国君主贡上去。”

“还请洪先生费心,多多指点一下。”

洪承畴抚须微笑,接受了李倧的好意。

然后他又提醒李倧道:

“若是大王实在担心建虏,可以加大对东江镇的支持。”

“根据洪某所知,东江镇最缺的就是粮食。”

“只要粮食充足,还能再召集几万兵力。”

“这些人出击辽东或许困难,但是用于守土,那是绰绰有余。”

“大王可以让东江多训练民兵,让他们守好东江领。”

“只要清川江以南无恙,大王何必担心?”

这话说到了李倧的心坎里,去年他之所以答应分封清川江以北,就是想用那些封君把建虏和朝鲜隔开。

如今果然开始发挥作用,让他多了几分安心。

不过想到毛文龙不止是他册封的封君,还是大明的将军,如今听从大明朝廷命令向建虏出兵,有可能把建虏注意力引向朝鲜,他的心情又差了起了。

暗自感叹毛文龙不是朝鲜臣子,否则他一定会严令毛文龙,不让他主动出击。

洪承畴不知李倧的想法,若是知道了绝对会笑死。

大明皇帝都担心控制不住毛文龙,所以给他封了一块领地让他自立。

李倧这个朝鲜国王又凭什么认为能掌控毛文龙,不怕他起兵造反夺了王位?

据他所知,毛文龙之前就有谋夺朝鲜的想法,所以一直控制着东江军民。

若非朝廷限制,说不定毛文龙就和朝鲜打起来了,朝鲜国王还想让他当臣子?

世间之事,有利自然有弊,哪能十全十美?

劝说李倧送世子进京、并且说服他多提供粮食后,洪承畴满意地回到总督府,又收到了朝廷对庄际昌的追赠、以及陈子龙被派来担任东江长史的消息。

这让他很是感慨,为突然病逝的庄际昌而惋惜:

同为泉州老乡,他对庄际昌还是很看好的,甚至觉得对方有可能比自己更早成为朝堂大臣。

没想到天不假年,庄际昌突然就去世了。这位翰林院储相,停留在了储相位置。

如今朝廷对庄际昌高规格封赠,让他颇感欣慰。连带着对继承庄际昌遗志的陈子壮也印象大好,打算帮助他在东江领立足。

很快,由驻朝参赞鹿善继押送的粮食,就在陈子壮上任时,同时抵达了东江领。

陈子壮有了这批粮食后,立刻在鹿善继帮助下训练民兵,防备建虏入侵。(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