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勋贵爵田(第2页)
这次等待他们的就不是免去官阶后重新任命了,而是被法庭审判,大多被流放海外。
朱由检借此清理朝堂,用审判逆案的名义,清洗了一批贪污腐败、胡作非为的官员。
朝堂上的官位,也有了很多空缺,被他要求从地方选拔优秀官员补上去。
整个年底,朝堂上都在忙着这些事,以至于郭允厚征收有产税的事情,都被掩盖了下
去。
但是普通民众不注意,勋贵却不能无视。因为郭允厚征收的有产税,首先就对准了他们。
在对顺天府皇庄征税后,郭允厚又对勋贵的庄田征税,让很多勋贵入宫请求,免交这个税款。
朱由检对此很是恼怒,责问这些勋贵道:
“朕的皇庄都要交赋税,你们的庄田就不行吗?”
“都有谁不想向朕交贡赋,当着朕的面站出来!”
众多哭诉的勋贵,自然没有人站出来。
他们联合在一起还敢向皇帝哭诉,但是当着皇帝的面出头,几乎没有人敢。
还是英国公张维贤在皇帝面前有些脸面,说道:
“臣等不是不想向陛下交贡赋,只是郭寺卿征收的赋税,实在太高了。”
“陛下说卫所的世业田、贵族的爵田只征收十一税,他却向我们的庄田,征收三成田产税。”
“请陛下向郭寺卿下旨,对庄田只征十一税。”
朱由检对此有些不明白,询问道:
“为何是三成,郭允厚怎么定下的?”
在这些人七嘴八舌的解释下,才知道郭允厚为了征税方便,把拥有土地超过七百五十亩的家庭,名下的所有土地都征收三成田产税。
也就是说,如果某一家拥有八百亩田地,不是前一百亩正常收税、一百亩到三百七十五亩额外征收一成田产税、三百七十五亩到七百五十亩征收二成田产税、七百五十亩到八百亩征收三成田产税这样的阶梯征税,而是统一定为八百亩田地都征收三成田产税。
这让司农寺的征税工作变得大为简单。而且符合皇帝的要求,算是累进征税。
勋贵拥有的田地毫无疑问超过七百五十亩,所以他们都被征收三成有产税。
朱由检没有反对这个做法,装作不解地询问一众勋贵道:
“庄田不是你们的爵田吗?”
“怎么要征收田产税?”
成国公朱纯臣道:
“臣等想把庄田都划为爵田,但是郭寺卿不同意。”
“他说爵田必须要有限额,不超过俸禄石数。”
“多余的都按私人所有田地,必须缴纳田产税。”
“甚至劝我们分户,把超出的田地限在一千亩。”
“说是若非我等有爵位,超过一千亩的官田都要收回去。”
朱由检对此微微点头,因为这就是他的指示。
在爵田没有定制的情况下,他打算按公侯伯爵禄的石数,确定他们的爵田。
这样相对比较公平,能减少勋贵间的争议。
但是勋贵却不愿,因为这样爵田就太少了。
最多的魏国公徐家,俸禄也就五千石,按这个制度只有五千亩爵田。
五千亩是五十顷,相比唐朝的国公三十五顷世业田,已经要高出许多。
但是勋贵仍然不满足,因为相比他们二百多年积累的土地,这个数实在太少了。
更何况有些伯爵的俸禄只有七百石,那就只能拥有七百亩爵田。相比一些卫所世官都有所不如,让他们怎能甘心?
朱由检预料过这种情况,不然他也不会私下里嘱咐郭允厚,让他试着用这个办法定爵田。
他知道勋贵一定会闹起来,所以让郭允厚试试他们的态度。
如今一试之下,他顿时知道勋贵对此的反抗很激烈。
但是对缴纳贡赋,则有些愿意答应。
所以他向这些勋贵道:
“那么尔等的意思,是愿意缴纳贡赋,希望有更多的爵田?”
勋贵相互间看了看,最终无奈点头。知道自己若不同意交贡赋,估计皇帝不会给更多的爵田。
想着皇帝的皇庄都要交税了,他们若敢反抗,就会被皇帝和文官联合起来镇压,只能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向皇帝交贡赋。
更有阿谀皇帝的,表示向皇帝的内库交贡赋,他们非常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