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 作品

第269章 产业技术联动(第2页)

这个价格,大大出乎薛凤翔等人的预料,薛凤翔有些犹豫地道:

“这样是不是太低了?”

“收不到多少费用!”

一份报纸收一文专利费,就是京城的所有报纸都采用铅版印刷,每日也就是几千份,只能收几千文专利费。

他们官员只能分到一成,也就是几百文钱,还是好几个人分配。

估计每个人每天到手的也就一百文,感觉实在是太少了。

朱由检却不觉得少,甚至他还感觉一文钱有点多,所以才定下每五年降低五分之一的策略,降低专利成本,促进技术推广。

对薛凤翔的疑问,他解释道:

“现在京城的所有报纸加起来,每日发行的也就几千份。”

“但是铅版印刷推广后,印刷数量的限制被解开,只要有人需要,能迅速印刷几万份。”

“京城内外人口约有百万,识字的至少在十万以上。他们连话本都愿意买,只要报纸的内容好、价格能让他们承受,这些人是愿意花几文钱买一份报纸的。”

“按照京报人员估算,铅版印刷大规模铺开后,京城所有报纸的销量,有可能达到十万份。”

“每份报纸收一文钱专利费,卿还觉得少吗?”

十万份每份一文,那就是十万文钱,一成分红是一万文。

每日都能有一万文钱分配,当然不能说少,甚至还有点多。

如果铅版印刷拓展到其它地方、再用于印刷书籍,能收取的专利费就更多了,薛凤翔甚至还觉得烫手起来

这个钱实在是太多了,他担心其它衙门嫉恨,把这个钱充公。

所以他现在完全明白了,皇帝为何要隔五年降一次专利费,并且在二十年后完全取消,任由他人使用。

实在是专利费如果长时间不取消,太过招人嫉恨。

甚至,朱由检在计算之后,也觉得这个专利费有点高。毕竟在他看来,如果把渠道完全铺开,一份报纸发行量几百万份都有可能,更别说所有的报刊发行量了。

不过,为了千金买马骨,鼓励人们申请专利、发展技术,他认了这个费用。并决定以身作则,让内府监的印刷工坊,缴纳专利使用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