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两馒头 作品

第939章 墨方(第2页)

“嘿嘿,不着急。”

“我是王世子,和恒王兄不一样。”

“……”

“小神医这是什么?看上去像是一个机关块?是江南的好玩意?”

小王爷亲自将属于自己的箱子打开一个,一观里面大小不一的盒子,多有稀奇。

将一个方正的檀木盒子取出,落于旁边石桌上打开。

里面是一个……份量不轻的方正木头?嗯?不是一整块的木头,而是三棱三竖的方正木头?

一共六个面。

每一个面都涂有不同的颜色。

握在手中把玩……怪怪的。

“这是……墨方!”

“江南之地翻阅一本古籍,似乎是诸子百家墨家所留的东西,墨方……一共六个面。”

“内部又机关,每一面都是三横三竖划分。”

“这算是……一个闲暇放松之物,也可以锻炼一些思绪。”

“至于玩法!”

“小王爷请看!”

“先将其无需拧乱,颜色就交错在一起了,而后……便是将散乱的墨方恢复如初。”

“小王爷试试是否可以还原?”

“这样的墨方我在金陵让人做了不少,挺有意思的。”

“除了这种三阶的墨方,还有四阶、五阶的墨方,待小王爷将这种三阶的墨方掌握……,四阶、五阶再送给小王爷。”

秦钟乐然的看着小王爷手中之物。

魔方!

墨方!

名字不同,一样的东西。

里面的机关难不倒金陵的能工巧匠,是以专门买了一颗黄花梨木……交给工匠制作!

一共做了数十个。

接下来送人不错。

多余的,可以放在百花大剧院。

或是关雎之内。

前身之时,对于这个东西就挺喜欢,江南闲暇,便是想到了,就做出来了。

小郡主刚才也翻出来了,长乐公主还摆弄了一会……结果……片刻之后就没心情了。

折磨人!

不过,还是有成果的,可以拼出来一面,欲要彻底的还原,就艰难了。

福清公主也有尝试。

结果。

一面都出不来。

“墨方!”

“诸子百家墨家留下的东西?”

“还有这个东西?”

“三横三竖!”

“六面各异!”

“机关转动?这么快小方块打散重新汇聚一体六面,汇聚最初的模样?”

“……”

“小王试试!”

如秦钟所料,和小郡主、长乐公主一般,对于这个东西很稀奇,很有兴趣。

很想要直接将其复原。

“试试!”

秦钟旁侧而立,静观小王爷的动作。

墨方在手,小王爷上下左右好好的观察了一下,而后点点头,便是开始转动。

数十个呼吸之后,眉目微微眯起,瞅了瞅某人,又瞅了瞅手中的墨方……!

有点小小的头大。

而后……再次转了百多个呼吸。

“这个……将墨方恢复应该有技巧吧?”

打量着手中似乎和小神医最初打乱没啥区别的墨方,小王爷……不住皱眉。

没道理啊。

以自己的聪明……应该很快将它还原才对。

可是。

转了一圈又一圈,这个墨方还是这样。

“嘿嘿。”

“要不小王爷先自己试试?”

“这个墨方……每一次转动看似都在动,其实……有几个地方是永远不动的。”

“……”

“就是这六个面的中间,是以……复原的时候,便是以六个面核心的颜色来对正。”

“如何对正,不熟悉的话,只有一步步来!”

“先对准一个面,而后一个个面对准!”

“如果熟悉了,便是无需思考,稍微转动一下……成了!”

秦钟将那个六面散乱的墨方拿在手中,一边和小王爷说着墨方的复原要点。

同时。

手上动作飞快。

语落。

散乱的墨方……六面便是如初。

“……”

“这……。”

“有点意思。”

“有趣!”

“是了,的确……这六个面的中心没有动,不过……小神医你刚才转的也太快了吧。”

“要不慢一点,让小王仔细瞧瞧!”

小王爷来了兴趣。

待在京城多年,许多好玩的东西都玩过,这个墨家的墨方……第一次见到。

六面散乱?

复原一体!

听上去蛮有意思。

就是小神医转的太快了,自己都没有看清,就结束了,不太好,说着,将复原好的六面墨方取过。

随意波动,便是散乱。

再次递过去。

“……”

“好吧。”

“就这一次了。”

“我转的慢一些。”

“嗯,也有基础的法子。”

“……”

秦钟无言。

墨方的复原法子有很快,有秩序而入的,也有短时间就可还原的,以小王爷的底子。

先学基础吧。

然!

刚要为小王爷演示墨方最基础的一面,辰玉园直接由侍女快步而入。

数息之后,秦钟放下手中的墨方。

小胖子来了。

这么快?

小王爷明明说了,小胖子不会这么快的才是。

******

“离开京城一年!”

“你……,你的个头长得还真快,一年的时间,正儿好像就长了一点点。”

“你在苏州和金陵的学业……很好。”

“鲸卿,你是一个用心的。”

“这一点很好。”

“明岁恩科,还有一年的时间,以你在应天书院的学业,以你现在的经义文章水准,按照今岁的会试来看,殿试也是靠前的。”

“一甲可能性不算大,二甲靠前的可能性很大。”

“鲸卿,你还需要继续努力修习学业。”

“白石书院那里……待你处理完京城的琐碎之事,就前往吧。”

“接下来的学业,你每个月进益一些,一年的时间,也就足够了。”

“一甲!”

“还是很有希望的。”

“……”

看着面前的这位弟子。

刘延顷很是感慨。

鲸卿年岁虽小,自有早慧。

这一点,是好事。

也非好事。

好事的一面,举业就可看出来,京城之内的那么多营生也可看出来。

若是同龄的其他人,如何做到?

很难做到!

千难万难都做不到!

鲸卿做到了。

如今御前行走,天下间许多事都有所知,京城之内的许多事情自然也是一样。

去岁九月末,鲸卿离开京城。

虽如此,诸般礼仪仍在,四时八节……鲸卿的姐姐多有登门前来,那是一位……夫人所言很好的女子。

却是一位命不太好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