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抓阄(第3页)

谷种不过才几两银子,可一路上的车马费便要付给商队二十两。

“不知姑娘买了这谷种做什么?我在南边特意尝了,虽说朝廷在江淮推广,可这米的口感并不如本国的粳米香糯。”马行首也是好奇,不明白这姑娘花高价运这些稻谷做什么。

“我听闻这占城稻一年可种两茬,便想着弄些谷种,在咱这清水县里试试。” 宋南絮直言,“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只图吃饱,至于口味,那都是大户人家追求的。”

“这倒是。” 马行首点头,“吃饱饭比什么都强。”

“嗯,若是能顺利种出来,也算是好事一桩。” 宋南絮望着麻袋里的稻谷,目光坚定,“若是能成,再论买卖之事。”

下晌将谷种拉进村里,立马炸开了锅。

宋南絮原本是想寻几户自愿种这占城稻的,哪想村里人闻讯而来,呼啦啦挤了里正一屋子,都吵着要种。

那一担谷种也就一百二十多斤,一亩田基本上是三升种,换算下来也只够种四十亩地。

本来是想着开春种了头一茬,到第二茬便能在村里都种开,一时间众人都不肯让步,吵个没完。

“南姐儿,我手艺好,去年的收成那都是大伙瞧了眼红的。”

“还不是仗着你家地离河近。”有人不服气。

“干脆每家种一亩。”

“不行!”

宋南絮赶忙打断,解释道:“因为是新的稻谷,可是有风险的,最好连成片的才好管理,不能让每家都种。”

若是这家一亩,那家三亩的,也不方便查看秧苗情况。

最后还是里正敲着烟斗发了话,“都别争了,凡是赁十亩水田往上的站出来。”

此话一出,底下吵闹的声便小了一半。

村里有三十多户人,但是在宋南絮这赁水田十亩往上的便只有六户人家,其中有牛车的赵刚算一户,刘富贵家里男丁多算一户,还有别的几户。

里正拿着烟斗敲了敲桌面,询问道:“你们几户抓阄,若是抓中了就种新稻,都凭运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