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 912章 毕瑞豪拿出诚意,周海英答应帮忙

六月的东原市,骄阳似火,空气仿佛都被炙烤得扭曲变形。花园酒店如鹤立鸡群一般,在东原市中心显得很是气派。

坤豪公司的老板毕瑞豪正坐在周海英的办公室中,眉头紧锁,手中的雪茄在烟灰缸里慢慢燃烧,袅袅青烟在空调制造的冷风中打着旋儿,又缓缓消散。

毕瑞豪身材高大,手腕上的百达翡丽腕表在灯光下闪烁着低调的奢华。他在东原市的农资市场深耕多年,凭借着过人的商业头脑和强硬的手段,将坤豪公司发展成了当地农资行业的龙头企业,几乎垄断了东洪五六个县的农资生产与销售工作。然而,最近在东洪县遇到的麻烦,却让这位商场老手愁眉不展。

毕瑞豪深知,在东原市这个复杂的政商环境中,想要解决问题,光靠商业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找对人、托对关系。思来想去,他把目光投向了省委常委秘书长周鸿基的儿子周海英。周海英在东原市的政商圈子里,凭借着父亲的影响力,人脉广泛,能量巨大,许多看似棘手的问题,到了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

毕瑞豪看向坐在主位上的周海英,周海英一身休闲但价格不菲的名牌装扮,翘着二郎腿,手中把玩着一个精美的紫砂壶,脸上带着一丝漫不经心的傲慢。毕瑞豪堆起满脸笑容。

毕瑞豪心里明白,现在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再藏着掖着了,毕竟是求人家办事。他再次环顾四周,这奢华的环境无形之中让周海英在他眼中的形象更加“伟岸”起来。于是,毕瑞豪接着说道:“会长,坤豪公司也是咱们市总商会的副会长单位,遇到困难我就想到找组织了,还需要您和魏书记多多支持呀。前两天在东洪县,县农业局和工商局对我们坤豪公司进行了一次检查……。”

话没说完,一旁的魏昌全听到这话心里就暗道,当初就是自己和史局长一起,到了东洪县,才有的检查的事,但魏昌全也没想到,这坤豪公司的人,敢打工商局和农业局的干部,就打断道:“毕老板,这个事情我们市农业局已经在支持你了。市农业局可没派人员参与检查,不然的话,现在你可麻烦了啊,都是东洪县农业局和工商局自己搞的。你们作为东洪的民营企业,怎么连县农业局和工商局都没搞定啊。”魏昌全如今身形消瘦,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看似文质彬彬,实则心思深沉。

沈鹏也连忙附和道:“我是公安局长,我说几句吧,这件事情基本上是一个误会,坤豪公司的人觉得县里的干部打了坤豪公司的狗,双方就冲突了嘛。本来也不是多大个事,县公安局啊,可以摆平,本着消除社会矛盾啊,也是这么个方向,但是,有人,也就是我们东洪县的个别同志啊在故意找茬,这还给市公安局打电话,要求市公安局督办这个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嘛。”

魏昌全笑着说:“县里还想着安排市里的工作,这肯定是本末倒置了,纯粹是瞎搞嘛。”

毕瑞豪又转头对周海英说道:“事已至此,周会长,大家都说在东洪就没有您搞不定的事情。这次还得靠您出面,给我们成员单位主持公道啊。这事的关键,还是在我们县委县政府李朝阳县长,海英会长,大家都知道,您的面子,朝阳县长是一定会给的。”

周海英看着毕瑞豪、沈鹏恭维自己的样子,面上看起来十分平静,自从周鸿基成为省委常委之后,周海英明显感觉到,自己所到之处,都是这种阿谀奉承,对于这些冠冕堂皇的面子话,周海英已经免疫了。

此刻的周海英,并不像面上看起来心静如水,如今,罗腾龙后天就要被执行枪决,让他瞬间有了一丝清醒。罗腾龙也是东原市曾经风光一时的人物,仗着各种关系,在违法犯罪的边缘疯狂试探,如今却落得个如此下场。这就像一记警钟,提醒着周海英,真要是把事情捅到上面,在国家机器面前,任何关系都如浮萍般脆弱。

真的要经历生死离别这样的事情,周海英已经有了金盆洗手的想法。他心想,自己为什么不正儿八经做生意?靠着父辈的影响力,在东原合法合规地挣钱,也足够花了。此刻,对面坐的毕瑞豪,好似在走罗腾龙的老路,罗腾龙是大意杀了干部,而毕瑞豪竟然敢打干部。周海英明白,现在不是什么钱都能赚的时候了,看似这毕瑞豪十分坦诚,但是,要挣这笔钱,只给种子的进价销售权,还打动不了周海英,换句话讲,只拿几袋子玉米种,还不足以让他去出面,来搞定东洪县的事情。

别看毕瑞豪一上来就说可以免费先提供种子再付款,还十分阔绰地提出可以先收农户的钱去赚取利息,周海英心里清楚,看来这次要帮的忙,已经不是花钱请吃饭就能摆平的。此时,周海英只是想先观察观察、了解情况,并没有急着表态,只是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而魏昌全也清楚如今的坤豪公司麻烦不少,同时他自己的农业开发总公司也是危机四伏。他刚就任农业开发总公司的一把手不久,本想着大展拳脚,却没想到一上任就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农药,保质期到期越来越近,那些农药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如果过了8月1日满了三年,两百多万的国有资产,将彻底报废,农业开发总公司自然是要被追责的。

魏昌全一想到仓库里积压如山的农药就头疼不已。巨大的仓库,位于东原市郊区,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数不清的农药箱。史国宇局长已经再三敦促他抓紧时间想办法,让各县的农资公司把这些农药销售出去。但各县的农业资料生产公司和市农资开发总公司并没有直属的上下级关系。

改革之前,市农业开发总公司和各县农资生产公司大家都同属于供销社,在试点改革农资销售、专门成立农资公司之后,农资公司都被划归到各县的农业局。所以,县属的农业资料生产公司并非市农业开发总公司的“亲儿子”,没有隶属关系,各县的农资生产公司对于市农业开发总公司,也是听调不听宣,喊大家开会,管饭就来,不管饭就没人来,至于帮助市农业开发总公司销售即将临期的大量农药销售出去,根本没人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