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847章 黄老爷子爆出秘闻,孙支队长陷入两难

晚上九点钟,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卸下疲惫、享受休息的惬意时光。然而,在东原市化肥厂的家属院,夜幕之下,有一群人的工作才刚刚拉开沉重的序幕。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孙茂安,这位眼神锐利、作风硬朗的老刑警,亲自带领着一支精悍的队伍,悄然埋伏在化肥厂家属院,等待着一个人的出现。

几个蹲守的同志挤在一辆不起眼的面包车里,借着微弱的车内灯光,匆匆吃着早已凉透的盒饭。饭菜的香气混着车内闷热的空气,让人食欲全无。

郑良江一边嚼着馒头,一边压低声音,半开玩笑地打破了压抑的沉默:“孙支队,您说咱们干的这工作,天天跟演谍战片似的。说是紧张刺激吧,可实际上呢?就这么干巴巴地蹲在这儿,跟木头桩子似的,死死盯着人家,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那点异常举动,也太熬人了。”

孙茂安靠在座椅上,胸前随意摆放着一本《半月谈》的杂志,那是他在闲暇时的精神慰藉。

此刻他闭目养神,听到郑良江的话,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良江,咱们干刑警的,就得有这份耐心和定力啊。这次任务简单,就是抓一个妇女嘛,但是得把影响控制到最小,这是丁局长亲自交办的。”

这件事,这是事搞大了,我听说今天李显平书记和李尚武局长是去省城挨骂去了。不然丁局长也不会这么上心嘛。

旁边一人道:“你懂个屁,这抓的人是地区政法委老罗书记的儿子,被杀的又是在职的审计局长,这事是有政治影响的。”

孙茂安闭着眼,慢慢的道:“对喽,懂得从政治上考虑问题了。你们几个小子,都办过杀人案,但是这个案子,算不上大案,但绝对算的上是要案,办这种案子,要小心点啊,要考虑影响,你们想啊,黄桂已经被咱们抓了,要是这会儿再风风火火地把他媳妇带走,他家那孩子可怎么办?干公安的,一定要有良心啊,不然的话,要出问题。”

此次行动,孙茂安之所以亲自带队,在黄桂家门口的胡同里蹲守黄桂的媳妇,背后有着复杂而严峻的考量。任务本身并不复杂,黄桂的媳妇九点钟下班,等夜深人静、四周邻居都进入梦乡,黄桂家的孩子也沉沉睡去后,再展开行动,带走相关人员,追回涉案资金。但往常那些普通案件,孙茂安只需在后方指挥调度即可,这次却不同。案件不仅牵扯到一名正县级干部,更与政法委书记的儿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孙茂安清楚,丁局长对这件案子,太过上心。这层层关系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市局领导丁刚局长在部署任务时,三令五申,反复强调务必严格控制事态影响,不能出半点差错。孙茂安自然明白,顶头上司丁刚到底在担心什么!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寂静的夜愈发深沉。转眼间到了十点钟,车窗外一片墨色,伸手不见五指。寂静的胡同里,路灯昏黄,平日里常见的狗吠声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世界仿佛陷入了沉睡。

化肥厂作为东原的大厂,有着一千多名职工,这些职工们分散居住在东西两个家属院。

黄桂作为厂里的驾驶员,收入不算低,但一直没有分下房子来。他家的房子还是黄桂老父亲在岗时厂里分配的福利房,如今一家三代人,挤在眼前不远那处略显陈旧的小院子里。好在早年家属院给技术人才分配的住房相对宽敞些,三间相连的堂屋有东西两个卧室,坐南朝北的小院里还有东西两个厢房。东面是堆放杂物的小屋子,西面则是烟火气息十足的小厨房,院子里还有个小门楼,刚好可以停放自行车。二三十平的小院,被黄桂年迈的父母精心打理着,种上几盆花花草草,倒也显得温馨精致。若不是黄桂沾染上赌博这个要命的恶习,这样的家庭,在旁人眼里,着实是安稳幸福、让人羡慕的。

又过了漫长的半个小时,四周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彻底陷入了死寂,唯有头顶的夜空中,偶尔传来一声不知名鸟儿的啼叫,在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和刺耳。郑良江实在按捺不住,轻轻碰了碰正在打盹的孙茂安,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孙支队,差不多了吧?都十点半了。”

孙茂安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缓缓睁开眼睛,眯着眼问道:“几点了?”旁边刚看过时间的同志立刻小声回道:“孙支队啊,现在已经十点半了。”孙茂安揉了揉太阳穴,思索片刻后,语气坚定地说道:“不着急,再等一会,等到十一点,十一点准时行动。啊,今天行动简单。”

时间在众人的紧张等待中,艰难地挪动着脚步。终于,收音机里传来了清晰而洪亮的声音:“北京时间23点整!”这声音仿佛是一声号角,不用人提醒,孙茂安立刻清醒过来,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果断地下令:“行动!”

两辆早就停在暗处的面包车悄无声息地靠近,车门迅速拉开,七八个队员鱼贯而出,动作敏捷而轻盈。孙茂安压低声音,目光如炬地叮嘱道:“都注意克制,咱们这次主要是来找那50万赃款的,千万不能节外生枝。记住没有?”

众人在黑夜中一边小心翼翼地前行,一边轻声回应,声音虽小,却透着一股坚定。很快,队员们打着手电筒,借着微弱的光线,悄然而迅速地来到了黄桂家门口。几名行动队员配合默契,三人一组,一个踩着另两人的肩膀,准备翻墙而入。

孙茂安道:“干啥,下来,敲门就行。”

原本,市公安局设想的是能够心平气和地与黄桂家人沟通,顺利拿回赃款。但黄桂媳妇藏匿50万现金的行为,早已表明她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而且选择了不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她的这种行为,已经让她从一个无辜的群众,转变成了犯罪嫌疑人。市公安局此次行动,就是抱着势在必得的决心,一定要让黄桂家人交出那50万。可众人心里都明白,黄桂家人肯定不会轻易就范,所以才采取了这样“先控制局面,再谈判”的行动方式——若黄桂家人拒不交出50万,就只能将黄桂妻子带走。这,是孙茂安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毕竟一个家庭在短时间内失去两个顶梁柱,对孩子和老人来说,打击实在太大了。

郑良江上前推了推门,发现门虽有松动,但打不开。他皱了皱眉头,回头看向孙茂安。孙茂安随即拍了拍门,这个时候的拍门声,顿时引起了一阵狗的狂吠。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屋内很快亮起了灯,一个警惕的声音厉声质问:“谁在拍门?大半夜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郑良江大声回应:“我们是厂里保卫科的,把门打开!”

屋内沉寂了一会儿,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隐约还能听见有人在嘀咕:“保卫科的?这大半夜的,来敲门干什么?”

厂保卫科都是各厂的强势部门,保卫科的同志,也穿警服,可以在厂区内行使一部分公安职权,所以一般的工人家庭,对保卫科是颇为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