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759 章 你的优势在哪里?

县委常委、副县长,麻坡乡党委书记陈光宇心里那叫一个透亮,就跟明镜似的,他对王湘军被免职这事儿,看得门儿清。这事儿已然是铁板钉钉,谁来都扭转不了乾坤。毕竟这是省委副书记亲临现场,亲眼目睹的情况。王湘军作为当时的负责人,曾经的乡长,如今又身为书记,出了这么大的事儿,除了他自己,相关的人和事肯定都得被这事儿牵扯进来,遭受牵连。

陈光宇这人,精明得像只狐狸,心里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按正常逻辑,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本不该吭声,就该闷声不响地躲在后面,明哲保身。可他却偏不,非得站出来,在这风口浪尖上发声。原因就在于,他如今可是本土干部里头的领军人物,县委常委副县长,下一步的常务副县长。而且还和王湘军同在一个班子里共事过。要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对王湘军的事儿不闻不问,一句好话都不说,那他这个县委常委在干部里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仗义的好口碑,可就会像泡沫一样,瞬间破碎,荡然无存。所以,哪怕他心里清楚,自己站出来说话也起不了啥实质性的作用,但这个时候,他也得硬着头皮,表明自己的态度。

县委书记张庆合看到陈光宇公然跳出来,给王湘军站台,心里着实感到一阵诧异。他对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再清楚不过,王湘军在这件事情当中,责任重大,那是怎么也推脱不掉的。事发之后,王湘军专门跑到县委,向他检讨,老老实实承认了群众跑到乡民政办,把档案资料一把火烧掉的事儿。这一行为,可不仅仅是犯错那么简单了,要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追究,甚至都能上升到犯罪的层面。而陈光宇还被蒙在鼓里,压根儿不知道,县委书记张庆合其实早就猜到,那个给王湘军通风报信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陈光宇。

张庆合能猜出通风报信的人是陈光宇,其实也并非什么难事。作为县委书记,他平日里就对每个乡干部的情况了如指掌,下足了功夫去研究。没事儿的时候,他就会把干部们的档案履历拿出来,仔仔细细地翻看,从这些档案的字里行间,探寻干部之间那些微妙而复杂的联系。他之所以如此笃定是陈光宇给王湘军通风报信,主要基于两个关键原因:其一,知晓这件事情的人,本就屈指可数,圈子非常小,而陈光宇恰好就是当事人之一,身处这个小圈子里头;其二,陈光宇身为本地的县委常委,又和王湘军在一个班子里摸爬滚打过,两人共事这么久,关系自然不一般,朋友之间打个电话互通消息,在自己看来,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其实,张庆合一开始压根儿就没打算追究陈光宇的责任。他心里明白得很,临平县要想发展,要想干出一番大事业,还得依靠临平本地的干部来挑大梁,扛起发展的重任。不管是县委书记,还是县长,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本土干部的全力支持。在他眼里,陈光宇也就是偶尔耍个小聪明,搞一搞通风报信这种小把戏,本质上,这人还不算坏,还没到那种不可救药的地步。张庆合一直秉持着这样一种观念,人嘛,哪有绝对的好,也没有彻头彻尾的坏,好得不太纯粹,坏得也不彻底,这才符合人性,才是正常的。但此时此刻,陈光宇公然跳出来,明目张胆地支持王湘军,这一下,可就触碰到了张庆合的逆鳞,心里头有点不痛快了。

陈光宇毕竟是本土干部里头的关键人物,既是县委常委,又是副县长。在临平县的干部群众当中,邹新民走了之后,一直都有这样一种传言,说是下一步,陈光宇就要接任常务副县长了。等再过些时候,张庆合退休了,按照这个趋势,陈光宇就极有可能更进一步,坐上县长的位置。这种说法,不仅仅是干部群众私底下的一种共识,就连张庆合自己,在内心深处,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可如今,陈光宇做出了这样的举动,他的所作所为,和张庆合心里原本的期待背道而驰,这怎能不让张庆合感到失望呢?

陈光宇一番慷慨激昂的发言结束之后,其他几个本土常委,也纷纷跟着附和起来。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总的意思归结起来就是,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纯粹就是个意外,谁都没想到会变成这样。而且,这事儿都已经过去两三年了,时间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现在再来翻旧账,追究责任,就如同陈光宇所说,多多少少有点为了追究而追究的意思,显得不太合理。

言外之意,继续往下说,那为啥会有人觉得这是为了追究而追究呢?还不是因为张庆合是想借着这件事情,拍省委副书记何思成的马屁。毕竟何书记对这出悲剧表示了同情,张庆合就想在这事儿上大做文章,以此来讨好上级领导。

张庆合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议论,心里头感到挺意外的。他微微皱了皱眉头,接着说道:“潇虹同志,你的意见呢?”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了组织部长钟潇虹。此刻,工会主席等几位常委,都和陈光宇站在了同一阵营,纷纷表示支持王湘军。这一局面,让钟潇虹的心里也开始有点动摇了。但钟潇虹的动摇,并非是因为其他人给他施加了压力,而是他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觉得他们说的那些话,好像也有那么几分道理。

毕竟这事儿发生在两年多以前,当时的王湘军仅仅只是水寨乡的乡长,虽说乡长在乡里是行政一把手,可计生工作这么复杂的事儿,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全部负责得过来的。这事儿也并非是他一个人一手造成的,归根结底,是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灵活性,过于死板,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发生。

钟潇虹清了清嗓子,表情严肃地说道:“张书记,大妮子和她弟弟小宝,遭遇是可怜,让人听了心里直泛酸。这事儿发生在水寨乡,按道理来说,确实应该追究水寨乡党政领导班子的责任。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是我们追究了王湘军的责任,那是不是也得顺藤摸瓜,追究当时的乡党委书记的责任呢?追究了乡党委书记的责任之后,是不是还要继续往上追究,追究分管副县长的责任呢?更何况,当时负责计生工作的同志,岗位都已经调离了,还有那两个临时工,也早就被开除了。从之前对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来看,已经算是比较严重的了。要是仅仅因为何书记来视察之后,做了相关指示,我们就再次追究王湘军的责任,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持有谨慎态度。”

张庆合听完钟潇虹的发言,脸上并没有露出太多意外的表情。毕竟从两三年前这件事情的根源来分析,要单纯地追究王湘军的责任,确实有点站不住脚,不太说得过去。按照正常的程序和逻辑,追究责任这种事情,也本就应该是当时的县委做出决定才对。

张庆合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目光缓缓扫向众人,最后落在了县委副书记赵东的身上,说道:“赵东同志,你作为县委副书记,在这件事情上,你怎么看?你觉得这事儿该怎么处理才妥当呢?”

赵东作为县委副书记,现在已经被推荐为兼任县委纪委书记,在这个问题上,他的看法自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毕竟在县委领导班子当中,他可是除了县委书记、县长之外的第三号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