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举报信搅局(第2页)
自己还记得在党校培训的时候,那时候的孙友福腼腆、害羞,穿的也十分的朴素,放在人堆里都不起眼,在晓阳看来,那个培训班里二十个同学里面,最不可能进步的就是孙友福,但是才三年时间,很多人和自己一样,还是个副乡长,而孙友福却已经从交通局、安平、工业园区、外经委,到现在的负责工业的副县。和孙友福相比,我们差什么,好像什么也不差,但好像什么都差点。
正当晓阳思索的时候,满江部长已经匆匆下了楼。满江部长也很疑惑,虽然大家嘴上都没有说,但是那封举报信,大家心里都有一个目标人物。难道祝秀能这么傻干这种事?
真是拙劣的演技、卑鄙的手段,如果是这样,无论是谁也帮不了这个蠢、货。
见满江下了楼,钟毅给了施伟强一个眼神,施伟强忙把门关上。
钟毅问道:“城关镇工商的几个人和祝秀牵扯深不深。”
施伟强道:“从老蒋的调查结果看,并没有直接结果,是有人狐假虎威,抬高自己,但是祝秀经常和一些酒肉朋友、三教九流吃吃喝喝,这个是得到了印证”。
钟毅听完之后,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到了办公室门口,王满江还是调整了情绪,恢复了自己的标志性的笑容。王满江待人,总是面带微笑,显得十分和蔼,毕竟在体制内侍得久了,善于将自己的情绪和表情进行包装。进了门,晓阳和友福都起了身,与满江打了招呼。
满江笑着说道:“友福啊,你到楼上去找钟书记,他还有一些工作上的安排”。
孙友福抬了抬手,看了看手笔,说道:“马上十点了,会不会影响开会”。
满江并不想当着晓阳的面去说关于文静和友福的事,经过刘乾坤分析,他也基本断定,这照片八成就是假的。毕竟刘乾坤是县里为数不多在京州喝过墨水的人,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伦敦英。
满江说道:“那行,你先上去,看钟书记什么事。”
孙友福快步上了楼,满江看着孙友福的背影已经走远,说道:“晓阳,咱们先过去”。
晓阳说道:“满江叔,咱不等孙友福了吗?
”
王满江打开了柜子,取出了一个信封,说道:“钟书记和友福聊得久,咱不让城关镇的同志等久了”。
为了去此次城关镇,晓阳还是刻意打扮了一番,头发已经将要披肩,晓阳扎了一个干练的马尾,和吴香梅爱穿旗袍不同,晓阳喜欢穿衬衣,但因为有孕在身,晓阳还是穿了一件稍显宽大的白色连衣裙,让晓阳看起来美丽动人。
到了城关镇,祝秀已经带着乡里的班子在大院里等候,晓阳依稀记得上次来城关镇大院,还是大哥卖鸡,被城关镇的几个人给扣到了大院里在雪天罚站。
祝秀看着下了车的几人,东张西望,传说中的孙友福怎么不见人。
王满江对于祝秀没有多余的客气,说道:“老祝啊,人到齐了就组织开会”。
祝秀看着几人,谦卑地问道:“满江部长,怎么,这,到齐了?”
满江说道:“对,到齐了,走,去开会”。
不仅祝秀疑惑,城关镇的诸人也是看不懂,晓阳也是不明白到底出了什么状况。
而孙友福到了钟毅的办公室,看着钟毅、邓牧为几人一脸的严肃,不见往日的笑容。
显然钟毅不想开门见山地直接去谈,说道“伟强,你来说吧”。
施伟强本来就比较严肃,又长着一张包公脸,直接说道:“友福同志,组织对你是寄予厚望的,希望你能对组织老老实实。今天我们几个找你谈话,就问你一个问题,你必须如实回答,明白没有。”
孙友福虽然见过世面,也是年轻一辈的后起之秀,但面对这“三堂会审”,还是多多少少地有些紧张。
孙友福说道:“各位领导,明白了,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施伟强说道:“你和文静同志熟悉吧”。
熟悉,业务上的关系,经常见面。
钟毅打断道:“伟强,我看别这样按常规程序了,你就把东西拿给他,让他直接说明情况”。
刘乾坤正在仔细对比着照片与孙友福的真容,听到钟毅这样说,直接走过去,把照片递了过去。
孙友福马上站起来,双手接了照片,虽然刘乾坤是副书记,自己是副县长,但是在几位领导面前,孙友福立正消息还是懂得遵守。
孙友福接过照片,就又坐了下来,看到了第二张,马上吓得起了身,把照片都没拿稳。忙又弯腰去捡。
照片捡了起来,伸着手紧张地说道:“钟书记、邓县,这、这、这,咋回事,咋会有我和文静的这种照片”?
施伟强说道:“孙友福,还不老实,这就是我们要问你的”。
孙友福辩解说道:“几位领导,我冤枉啊,除了这一张,我们在工业园区交流工作,其他的两张,我保证不是我和赵文静”。
施伟强道:“孙友福,你要老老实实,考虑清楚再回答,你要想清楚欺骗我们的后果!”
孙友福激动地道:“施书记,我发誓,我从没有与赵文静有任何不当行为,这照片中的人,根本不是我”。
施伟强道:“是不是你我们都会调查”。
孙友福道:“请组织一定认真调查,给我,给赵文静一个清白”。
施伟强又看了看钟毅和邓牧为的表情。邓牧为用手敲着大腿,钟毅靠在自己的椅子上。说道:“友福同志啊,你走到这一步不容易,无论这件事是个什么情况,都要引起警惕,保持清醒。现在这件事出了,我们就要调查,你不要受影响,也不要有负担,这件事你知道怎么回事,我们也清楚怎么回事,你要把分管的工作抓起来,特别是招商的事,等到这件事调查清楚,再说城关镇的事,我说清楚没有?”
孙友福点了点头,说道:“钟书记,明白了,您放心吧”。
邓叔叔说道:“那行,就这样,去忙工作去吧”。
孙友福出了门,白色的衬衣已经紧紧地贴着自己的后背,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到了办公室,一下坐在长条椅上,心里暗道:“不知道是惹了谁,竟然使出这样的手段。”
孙友福出了门,委办的崔主任就进来了,说道:“已经和省里约好了,明天下午领导有三十分钟的时间,吃饭的事情还不能确定”。
钟毅点了点头,说道:“东西都准备好,通知张庆合,出发的时间不变,顺便让吴香梅送几箱高粱酒过来”。
邓牧为看了看手表,说道:“时间正合适”。
这次修两高公路,吴香梅要守在工地上,我和老葛几人一商量,还是拒绝了,毕竟一个女同志,在一群青壮劳力之间睡帐篷,不是那么的安全。老葛主动承担起了带队值守的任务。
我和吴香梅到了安平,知道灌装设备今天就要抵达,一早就安排了高春梅到县界的位置接车。到了下午的时候,高春梅才带着这件庞然大物到了安平,而到达安平的一共有四辆卡车,这些车把设备装得满满当当。
高春梅招呼了厂里的工人,小心翼翼地将设备放到了自动化灌装的厂房。厂房虽大,但是设备全部上了位之后,显得十分的拥挤。厂家跟来了几个技能专家,说是调试要几天的时间。只要到了位,我们也就不再心慌。
看着这些设备,我不由得愁向心头,万事举杯,只欠东风,现在这个时候,最为关键的就是朱华康说的广告,要把广告打出去。怎么打广告,一个念头在我心中一闪而过。邓叔叔不是一直想着等待我们高粱红酒厂投产之后,把之前的文章推上省报吗?省报不就是最好的广告?想到这里,我不由得笑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