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书海 作品

第81章 紫禁城的风,吹向雪域(为可真厉害的邓复升加更一章)(第2页)

朱祁镇蹲下身,将奏折随意地摊开在膝上,指着上面那些名字,用闲聊的口吻问道:“壮儿,你看,乌斯藏那边,有好多人要来给父皇送宝贝呢。这个叫阐化王,这个叫藏巴汗,还有这三个是大法王,这五个是地方上的小王……他们说,要来朝拜父皇这个‘文殊皇帝转世’。”

朱见沥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奏折上那些陌生的名字和头衔,小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努力理解父皇话里的意思。

他看看奏折,又抬头看看父亲威严中带着鼓励的眼神,再看看一旁表情复杂、欲言又止的胡尚书。

突然,他用那特有的、带着浓浓稚气的奶音,清晰无比地问了一句:

“父皇是天下的皇上,那乌斯藏……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王呢?”

“轰!”

七岁孩子的一句话,却像一道无声的惊雷,瞬间劈在胡滢的心头!

他整个人都僵住了,花白的胡子猛地一抖,眼睛瞪得溜圆,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身高只及自己腰部的吴王殿下!

这……这真是从一个七岁孩童嘴里问出来的话?!

天真无邪,却直指核心,一针见血地戳破了明朝对乌斯藏施行了数十年的“羁縻”政策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朱祁镇的反应截然不同。

他先是一怔,随即,他猛地站起身,放声大笑,笑声在雪后的御花园里回荡。

“哈哈哈哈,好,问得好,问得太好了,不愧是朕的儿子!”朱祁镇一把将朱见沥抱了起来,举得高高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骄傲和激赏。

小主,

“壮儿,你想要什么奖赏?只管和父皇说!”朱祁镇高兴道。

朱见沥歪着头,看了看他的父皇,想了想道:“父皇,我想……嗯,我想明天不要有人来叫我起床。”

“哦?为何啊?”朱祁镇有些纳闷。

“每天寅时一到,母后就让人来叫我起床,我都睡不醒呢,就要爬起来去文华殿读书……”朱见沥越说声音越小,心里发虚。

朱祁镇闻言一滞,看着儿子可怜巴巴带着乞求的神色,叹息一声,其实他心里也非常痛恨这种所谓闻鸡起舞的教育方式,一个七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凌晨三四点钟就要被叫起来学习,简直是非人的待遇!

于是笑道:“壮儿,你想饱饱的睡一觉?”

朱见沥认真的点了点头。

“好,父皇准了。”说罢,转身对一旁的太监吩咐道:“去告诉翰林院那几个学士,以后每天辰时再到文华殿教吴王读书。”

说着,又对侯宝道:“去告诉皇后一声,就说这是朕说的。”

侯宝应声,伸手将朱见沥小心的抱了过来。

他转向胡滢,笑了笑道:“胡卿,听见了吗?连七岁的稚童都明白的道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乃大明天子,是天下万民之主,乌斯藏,怎能有如此多的‘王’?!”

胡滢被皇帝的气势和吴王那句石破天惊的话震得心神激荡,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躬身道:“陛下圣明,吴王殿下天资聪颖,实乃社稷之福!然……乌斯藏情形特殊,自太祖皇帝以来,便行羁縻之策,册封诸王及法王,使其各自为政,互相牵制,而尊奉大明为共主,岁贡不绝。此乃因地制宜,以安其心……”

“因地制宜?”朱祁镇脸上的笑意没了,只剩下冷峻:“胡卿,你熟读史书,当知羁縻之策,不过权宜之计!前元如何控制吐蕃的?靠的是帝师、宣政院!是实实在在的驻军和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