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负重前行(第2页)
朱祁镇望向窗外,暮色四合,但天边似乎还有一丝微光。
“朕…不会再消沉下去了。朕…是大明的皇帝。”
决心已下,但走出阴霾并非一蹴而就。
朱祁镇开始强迫自己回到御书房。
他坐在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上,手中握着熟悉的御笔,目光却仍会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
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每一份都承载着帝国的运转和万民的期许。
他提笔蘸墨,笔尖悬停在半空,久久未能落下。
太皇太后离去的巨大空洞感,依然如影随形,让他的思绪难以集中。
窗外,寒风更加凛冽,卷起满地枯叶,打着旋儿飞舞,如同无法安息的魂灵。
一片金黄的银杏叶被风卷着,轻轻拍打在窗棂上,发出细微的声响,又倏忽飘远。朱祁镇望着那片远去的叶子,眼神有片刻的迷离,仿佛又看到了祖母温和的笑容在风中消散。心口一阵熟悉的抽痛袭来。
“皇爷,该用膳了。” 侯宝轻手轻脚地进来,声音放得极低,带着试探。
朱祁镇下意识地想像往常一样挥手拒绝,但话到嘴边,他又想起了于谦的话,想起了自己的承诺。
他闭了闭眼,压下喉头的哽咽,缓缓开口道:“…知道了,稍后便用,你先退下吧。”
殿内重归寂静。
朱祁镇放下笔,缓缓起身,他没有再踱步,而是走到窗前,负手而立。
冰冷的空气透过窗缝渗入,让他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他凝视着宫墙外灰蒙蒙的天空,脑海中清晰地回响着祖母的声音:“镇儿,这江山,是责任,亦是担当。帝王之泪,可以流,但流过后,更要擦干泪,抬起头,走下去!”
他挺直了腰背,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回书案前,毅然翻开了最上面的一份奏章。
“…陛下,关于去往吕宋舰队事宜,”王直奏道,“三宝太监(郑和)虽已故去,但其旧部骨干尚存,经验丰富。目前蔡福将军的舰队正在加紧训练,整备船只器械,招募通译、医官、工匠,预计开春后即可择吉日扬帆,重启远洋贸易,开拓海路,宣扬我大明国威。” 王直道。
朱祁镇打开关于舰队的详细条陈:下西洋,这是皇祖永乐皇帝的伟业,也是祖母生前常常提及、引以为豪的壮举。重启航程,不仅是国策,更是对祖辈开拓精神的传承!他仿佛看到了大明帝国的舰队劈波斩浪,帆影遮天蔽日的壮观景象,看到了四海宾服的盛况。
“好!”朱祁镇的声音带着久违的力度,他抬起头,看了看王直又道:“此乃我大明扬威海外、沟通万邦之要务!亦是承继我大明历代先皇遗志之壮举!着令兵部、工部、户部全力协同,务必确保北海舰船坚固,补给充足,人员精干。远洋凶险,安全为第一要务!务求万全,扬我国威,让世界诸国,皆见我煌煌大明之气象!”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御书房内压抑的气氛似乎都为之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