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看清了(第2页)
这段话可是昨夜和肖师爷两人精心编纂的一番说辞,将“民意”二字喊得震天响,仿佛他便是那万民心声的代表。
话音落下王崇古保持着跪伏的姿势,心脏在胸腔里狂跳,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判决。
御座上的朱祁镇,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放在御案上的手指,极其细微地蜷缩了一下。
过了许久,他才发出一声极轻、极长的叹息,那叹息声里充满了帝王难以抉择的痛苦与沉重。
“唉,”朱祁镇叹了一口气,带着浓浓的无奈和犹豫,“于谦一案,”他似乎在艰难地措辞,话语断断续续,“朕亦知其往日或有微功。然则……”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飘忽不定,带着一种被民意裹挟的无力感,“王爱卿所言……这京城民议,汹汹如潮,朕……朕亦深感不安啊。”
他微微闭了闭眼,仿佛在忍受巨大的内心煎熬,再睁开时,眼中充满了挣扎与迷茫。
“诸卿,皆是朕的股肱之臣。于谦之事关乎国法,亦系乎民心。朕此刻心乱如麻,一时难以决断。不若……”他顿了顿,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声音陡然清晰了一些,
“不若诸卿,就在这殿上,为朕分忧决疑吧!”
王崇古心中一喜,太好了,他要的就是皇帝犹豫不决,要的就是这个“公议”的机会!
这时,朱祁镇的声音再次响起:“赞同王爱卿所奏,将于谦明正典刑,以平民愤者站于大殿之左!”
“若以为,于谦或有冤屈,罪不至死者站于右!朕,想听听诸卿真正的心声!”
此言一出,整个奉天殿如同被投入了一颗巨石!哗然之声再也无法抑制,如同潮水般在百官中汹涌而起!
“这……这……”
“陛下!如此公议,臣等闻所未闻,于大人一案,虽然查出了些证据,可尚未佐证,此时就行公议,有失国法公正啊。”王直出班奏道。
“于谦私通瓦剌,卖国求荣,证据确凿,皇上念及旧情,不忍杀之,王阁老如此说,难道要袒护他不成,还是说王阁老和于大人之间……”王崇古直起身子,冷笑道。
“一派胡言!”王直一甩袖子,不搭理王崇古,转而继续对皇帝说道:“请皇上三思!”
还不等朱祁镇说话,就听有人抢先出班大声道:
“臣附议王大人!”说话的正是王崇古的铁杆心腹,教化部郎中陈志。
“于谦罪大恶极,天理难容!臣附议!”又一个声音,带着急于表忠心的谄媚。
“陛下圣明!民意不可违!臣站左!”兵部给事中孙亮也快步抢到左边。
“臣也附议!皇上,臣听闻于谦在狱中仍不老实,不仅随意抨击朝政,还大放厥词,说我大明朝堂主昏臣庸,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请皇上速速斩之!”说话的正是都察院御史庞光!
霎时间,王崇古一党的核心成员争先恐后地站在了大殿的左侧,生怕慢了一步,就显不出自己的“忠心”和“立场鲜明”!这些人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亢奋,眼中闪烁着攫取权力和铲除异己的快意光芒。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此急切。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翰林,嘴唇哆嗦着,下意识地想往右边挪动脚步,却猛地对上王崇古投来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