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书海 作品

第26章 瓦剌的图腾印记(第2页)

“兵部那边,动静不小吧?”朱祁镇淡淡的问道。

侯宝立刻向前挪了小半步,腰弯得更低,声音又轻又柔:“回皇爷的话,动静是有些大。三法司的奉旨办差,自然是尽心竭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说着,他顿了顿,看了看皇帝的脸色,继续道:“于大人倒是安静得很,只是约束着兵部的人,都……都配合着呢。”

“朕倒是听说,王文亲自去翻了于谦的书房?可曾翻出什么有趣的东西?”他刻意加重了“有趣”二字。

侯宝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了一下,他垂下眼皮,避开皇帝锐利的目光,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更低更缓:“回皇爷,王御史那边……据报,于大人书房之中,案牍浩繁,皆是军国要务。那……那个小匣子里……”他声音越来越小,几不可闻,“都是宣德年间于大人奉旨巡抚山西时未写完的奏疏草稿,有关边镇、军屯、火器……并无他物。”

暖阁内再次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不知过了多久,朱祁镇坐直了身子,盯着侯宝道:“暗卫那边可有消息了?”

侯宝头垂的更低了:“回皇爷,据暗卫送回的消息,说是下了早朝后,王崇古大人的府上挺热闹。”

“但是因为他们是在密室中,外面都是王家的心腹,暗卫并没有探听到什么。”

“都是些什么人?”朱祁镇又问道。

侯宝将人名一一说了出来,听罢,朱祁镇又躺了回去,盯着炭盆里的炉火,一言不发。

“于府深处,疑藏北书,瓦剌印记,隐现其间。”这十六个字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消息来源为何如此含糊其辞?“疑藏”?“隐现”?东厂何时办事如此模棱两可?目标精准指向于谦书房,为何现在一无所获?

是东厂失察,还是有人故意传递假情报?

王崇古与皇甫仲和的发难,时机为何与这份密报的呈递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

“瓦剌印记”……这究竟是确有其物,还是构陷者精心设计的、最能刺痛他这位皇帝心病的毒饵呢?

想着这些事,朱祁镇只觉得眼皮越发沉重,渐渐地,困意袭来。

一旁的侯宝见皇帝睡着了,赶紧抱来一床虎皮褥子,轻手轻脚的给皇帝盖上,然后又悄悄的退到一角,默默的垂手站着。

约莫半个时辰后,杨老三的脚步声在殿外响了起来。

侯宝赶紧出了暖阁:“杨将军,轻些,皇上歇息了。”

“老侯,叫醒皇上,出事了!”杨老三沉着脸,急道。

侯宝心中一惊,犹豫片刻后转身走进了暖阁。

暖阁中,朱祁镇拿着火钳子,拨弄着炉火,一言不发,桌上,放着的正是从于谦书房的夹层中搜出的带有瓦剌王族印记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