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书海 作品

第58章 王崇古断官绅的根(第2页)

“接着说!”朱祁镇语气有些冰冷,其实他并不是生王崇古的气,而是王崇古分析的太露骨了,也太直接了,让朱祁镇又想起了那些为富不仁的士绅。

“长此以往,他们把持住了大量的基层人口,而这些人就彻底成为了他们的附庸,最后就导致了皇权不下乡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朝代到末期赋税越收越少的原因。”

“如果陛下能下旨废除天下私学和族内书院,大兴官学,广收贫寒子弟入学,以皇权思想从小教化这些学子,那长此以往,陛下和朝廷对基层的把控就越来越强,再也不会出现豪族大姓把控地方的局面了,赋税自然而然也就多了起来。”

说罢,王崇古感觉嗓子有些干痒,可他没敢端眼前的茶杯,而是低着头,思索着刚才自己说的话。

朱祁镇听着王崇古的话,心中一阵喝彩:“以皇权思想教化学子,长此以往,这些从小接受忠君思想的学子,考上功名后第一个想着的就是感恩皇帝和朝廷,真是妙啊!”

见皇帝一直没有说话,王崇古的心开始变的有些忐忑起来,难道自己说错了,不应该啊,这些话自己可是琢磨了一夜啊。

“好,王爱卿果然是朕的肱股之臣!”朱

祁镇猛然拍手叫好道,说着,朱祁镇面色由喜转忧,接连叹了三口气。

“陛下,可有难言之隐?”王崇古小心翼翼的问道。

朱祁镇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王崇古,道:“朕何尝不知其中利害关系,可是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朝廷如今刚刚在全国推行分田到户,如今西北战事将起,国库一时难以为继啊。”

十年种树,百年树人。朱祁镇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毕竟教育是一个既费钱,又耗时间的事情,一个国家要想人才济济,长盛不衰,教育是头等大事。

即使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历朝历代的君王也很少去做,一则是因为当权者本身代表的阶级利益固化了他的思维,反而将愚民政策发挥的淋漓尽致;二则教育是长线投资,既费钱又耗时,十年二十年都很难见到显着效果,反而每年会消耗掉大量人力和金钱,这让统治阶层心有余而力不足。

即使放到后世,很多国家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可努力了几十年,国家依旧发展不起来,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如此。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面前,很多人自然而然会选择前者。

因为前者见效快,人们喜闻乐见;后者即使投入巨大精力和物力,说不定还会给他人栽树乘凉,在本国学成,却跑到了更发达的国家拿高薪生活去了,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到最后也就无人去做了。

皇帝是富有四海,可他能动的钱也不多,除了自己的内帑,其余的钱不是他这个皇帝想花就能花的,若他敢不顾大臣反对从户部直接拿钱砸到办官学上,他这个皇帝肯定能被大臣们喷成狗头。

“钱!”王崇古脑中灵光一闪暗道。

“陛下的担忧臣有解决办法。”王崇古信心满满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