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大规模入股奈飞!群星文化的借鸡生蛋路(求订阅)
“我们前段时间的业务调整尝试是出现了一些篓子!但请相信那只是前进道路上的一点小波折。”
“在认识到问题后,我们正在全力进行修正和改进!”
听着泰德·萨兰多斯所说的话,王也嘴角几不可察地轻轻一抽。
他真的很想当面问问这位Ceo。
究竟是奈飞公司的哪个小天才,想出了那个堪称自杀式的业务拆分方案。
一些伟大的公司,往往会因为一些业务的调整而走向失败,甚至崩溃。
那些不思进取的公司,死亡是活该的。
倒霉的是一些看不清形势的公司。
比如发明了数码相机的科达!
明明在1975年都由内部工程师制作了出来,占据了市场先机、专利先机。
但他们因为内部诸多利益问题,还是想要固执的搞传统胶片领域,不去拥抱新技术。
明明是全球最大,市占率最高的相片生产公司,最后居然被自己发明的东西给搞破产。
奈飞也差不多有类似的遭遇。
不过奈飞的Ceo跟管理团队是有先见之明的。
就在今年四月份之前,奈飞的股价还一路高歌猛进,市值巅峰时期,一度逼近三百亿美元大关。
这是因为奈飞将主要业务拆分会员。
奈飞这些时间的营收数据亮眼,股价更是暴涨了百分之五十,风头无两。
可是好景不长。
dvd租赁业务与新兴的流媒体会员业务的拆分后期影响越来越大。这一刀甚至精准地斩在了奈飞的大动脉之上。
奈飞的主营业务本就是dvd租赁,流媒体是其后期发展的新增长点。
管理层天真地以为,将线上线下会员体系进行切割,能够实现更精细化的运营。
殊不知,这一拆分直接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业务拆分之后,奈飞的包月租赁价格应声上涨。涨价策略推行的短短三个月内,奈飞的用户数量便雪崩式地流失了超过八十万。
这可是其总订阅用户数量的近百分之十!
用户们对奈飞管理层这种简单粗暴的业务拆分计划,怨声载道。
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不仅让用户体验变得支离破碎,更重要的是,变相让他们花费更多的金钱,才能享受到原有的服务。
其性质,与国内某些视频平台开通会员之后,依旧巧立名目,搞出什么“超前点播”之类的骚操作,如出一辙。
这波堪称教科书级别的作死操作,直接引发了公司股价的崩盘式连锁反应。
再过段时间,会员暴跌的丑闻被曝光后,股价一度跌至谷底,单日跌二十亿美元之际!
或许比不过万税爷跟马斯克的联合操作,但是这类股价跌幅程度已经让很多人感到痛苦了。
因为这个脑残的操作,各大评级机构纷纷大幅下调了对奈飞的信用评级。
整个2011年,奈飞的股价犹如过山车般俯冲直下,累计暴跌幅度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从年初近三百单股美元的巅峰,一路狂泻至不足七十元单股。
市值直接从近三百亿美金,缩水到仅剩六十九亿美金。
若非后续管理层亡羊补牢,紧急叫停了拆分计划,保留了统一平台。并且痛定思痛,加大投入自制剧领域,同时积极引入更多有实力的投资者入股。这家未来的流媒体巨头,恐怕真要在那一年,就提前宣告破产了。
看着还在侃侃而谈的泰德·萨兰多斯,王也脑海中,奈飞的数据如同电影画面般一一闪过。
他不动声色地摩挲着茶杯边缘,疯狂压制心中的野心。
吞并是不可能的,好莱坞那边针对非美资本,尤其是文化领域的公司,有着诸多隐性的文化产业限制条例。
如果王也是土生土长的好莱坞人士,国籍也是彼处,那自然是百无禁忌。
但他如今的身份,以及他所掌控的庞大资金,其根源都带着鲜明的东方印记。
一旦他真的启动针对奈飞这种体量公司的吞并计划,恐怕立刻就会招致来自大洋彼岸的“铁拳”无情打击。
可惜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