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杨蜜:为什么你越来坏,越霸道!我就越喜欢呢?(求订阅)
在光影交错的娱乐圈,电影宣传的战火总是硝烟弥漫。
商业片与文艺片,两者虽同属电影这一大家庭,但在宣传策略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打法。
商业片的宣传,往往像是一场快餐式的狂欢。热点宣传、看点宣传,再加上预告片的情绪带动,短短几秒钟内就能抓住观众的眼球。
它们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用最耀眼光芒吸引着路人驻足观看。
而文艺片,则更像是一杯需要细细品味的清茶,其宣传方式需要更加细腻、深入。
当轮到文艺片上场时,宣传的焦点便转移到了演员的演技、故事情节的深度、导演的才华以及幕后班底的实力上。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文艺片的独特魅力,也是它们在宣传中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文艺片的宣传,更像是一场长跑,需要耐心和毅力,才能逐渐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群星文化在文艺片的宣传领域已经摸爬滚打了好几年。他们接了不少文艺片的宣传方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文艺片的宣传套路,群星已经了如指掌。
……
电影选择在七月中旬,即大学生放假后上映,但小规模的点映直接在七月开始。
所以从六月份开始,大大小小的新闻就开始频繁出现在媒体和社交平台上。
为了更好地宣传这部电影,群星文化频繁地在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发布关于电影的各类新闻。
这些新闻有的聚焦在演员的精湛演技上,有的则挖掘了电影背后的深刻主题。通过这些新闻的发布,电影的口碑和小规模电影的热度在七月就开始逐渐升温。
值得一提的是,「七号房的礼物」的宣发成本与制作成本持平,这在文艺片中是相当罕见的。
原本电影制作成本只有3500万,王也甚至只想过3000万就搞定全部,500万宣发。
但韩董却认为王也太小家子气了。
他凭借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硬是将大盘做多,最后达到了4500万的制片成本。而在这4500万中,竟然有3300万成本已经通过广告植入赚了回来。
这其中的奥秘,与王也的名气以及韩董的给力运作密不可分。
韩董看过「七号房的礼物」的剧本后,被其深深打动。再加上王也本就是票房记录的保持者,这次还有华仔、杨蜜、张宋文、张毅、保强等一众一二线明星的加盟,韩董便底气十足地找到许多大企业,狮子开口一般索要高昂的广告植入。
这些广告植入的价格不仅高,而且数量多,为电影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电影还未开拍的情况下,就已经赚回八成的成本。
韩董对「七号房的礼物」如此重视程度,搞得王也都有些麻爪。
王也跟韩董联系,谁知韩董跟王也沟通,打算将电影放到12月份或者颁奖季上映,然后运作文艺奖项。
王则哪还不知道韩董的小心思,他估计对方可能在为即将到来的连任做准备,于是找个理由,拒绝了十二月份上映的请求。
韩董知道之后大失所望,不过他没有放弃,而是跟王商议后期增加宣发成本。
原本王也只想着投入1500万用于宣发,但韩董的运作能力超出了他的预期。
王也卖了韩董面子,宣发资金便悄然的超过4000万。
随着宣发资金的不断增加,「七号房的礼物」逐渐成为了一个宣发热点。各种宣传语和海报纷纷上线,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王也再次执导父女剧情片,关爱残障家庭!”
“炽热暑期,「七号房的礼物」温暖来袭!”
“东大新一代最强导演王也执导的剧情片「七号房的礼物」于六月底开始点映……”
这些宣传语简洁有力,直击人心。
电影还未点映,各大活动和系列广告便已经密集开始。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关于电影的各类报道和讨论,观众的期待值也随之飙升。
六月中旬,热闹的暑期档正式拉开帷幕。
王也和杨蜜在家中享受了几天的温馨时光后,便马不停蹄地前往各个综艺节目进行宣传。他们的出现为节目增添了不少亮点,同时也为电影带来了更多的曝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