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5月和6月的小爆款,紧张的小鞠,青春片持续发力(求订阅)(第2页)
终结者2018也是同样的待遇,这部电影票房也很差劲。这部电影在海外虽然取得了不少票房,但电影剧情是硬伤,而且太过搞情怀了。因为名气原因,首日获得了3600万票房,但是往后几天直接暴跌。根本没观众看!
看
这个跌幅程度,票房能1亿就不错了。
好莱坞的大战外星人更是扑街到没法说。这部电影投资几千万美元,但编剧故事很差劲。国内只获得350万。另外一部时空穿梭者早在2008年就上映了,进而导致电影上映十天,获得了几百万票房就匆匆下映。
倒是法兰西的速度与激情4在五月初上映,最终取得了1.5亿票房成绩。
好莱坞电影在国内水土不服,除了有档期影响的原因,也有则是以中影为首的影视公司的反制策略。
好莱坞电影对着国内电影市场施压后,东大这边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妥协,虽然暑期档还是有很多好莱坞大片上映,但是能够威胁国内电影市场的春节档却已经被消耗掉了。
使用一些名气不大,或者是是上映久了的电影,既可以用正当理由减少好莱坞电影影响力,又可以顺势给国内电影公司一条活路。
国内可以挑选的好莱坞大片只有20多部,密集选在暑期档上映,贺岁档几个月就会流出空白,让国内电影竞争。
好莱坞虽然早就敲开东方电影市场的门,但东大这边的保护无处不在。
好莱坞同样如此。
你真以为那么多的东方电影在好莱坞扑街是因为受众不一样啊?
扯淡!
在老鹰把北面的毛熊搞残废了后,就尝到了甜头,然后开始对世界各地进行文化的渗透。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对了,老鹰下属有类似东大一样的审核工会。这些审核工会属于半官方性质,他们和好莱坞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
世界上很多独立电影公司就是以收购东方电影或者是其他地区为主。
他们甚至可以承受一定数量的亏损,只需要提供一些情绪价值即可。
不过大家都是因为一些原因无法明说罢了!
大家心眼子可是一个比一个多呢。
从数据看来,2009年东大的电影市场被好莱坞占据,他们以百分之五十的排片率斩获了百分之七十的票房数据。
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才交给东大十多部电影。
这里面,表现最好的就是群星发行的几部电影,沂蒙六姐妹是红片,制作成本350万,最终票房1500万,比原版的950万多了550万票房。
文艺片「斗牛」上映三十天,取得2700万的总票房,这部电影群星投资很大,高达300万的宣发成本让「斗牛」制作成本突破到了750万,只能说小赚一笔。
不过斗牛原本票房才1100万,比后世多了好多。
另一部夜·店表现是最为出色的。
这部投资才230万的小成本电影最终收获了3600万的成绩。虽然电影画质被人诟病,投入的宣发成本高达600万,但在国内高达十二倍市场回报率直接让杨青成为了又一个炙手可热的明日导演。
这年头好电影很少,能够顺应市场的电影更加少了。
杨青本来就是被王也挖掘出来的导演,拍摄的电影也很不错。起势有群星文化不遗余力的制式,也有他自己足够努力。
到了六月份的时候,电影市场更加热闹。
群星文化投资的电影,还有自家导演拍摄的电影也开始了频繁宣发。
如头铁的宁昊的「无人区」,即便被魔改两次,阉割了不少内容,最终也会在8月份上映。现在正是大规模宣发的时候。
群星公司另外一部电影就是控股投资的「窃听风云」了,这部电影本是一部纯粹的香江血统电影,几年前被王也拉入了题材库,并且注册了编剧,然后还邀请了部分香江电影人拍摄。
不过因为一系列的原因,还有鹰皇等香江电影公司的封锁,电影最终没有拍摄。
一直到2008年春节档期间,王也拍摄的几部电影接连取得震撼票房,王京也靠着王也魔改的「非诚勿扰」重新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大导演,进而导致香江电影人不得不接了这个单子,然后开始了合作。
到了六月后,群星公司二类项目,即青春片「初恋未满」正式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