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吃薯片 作品

第337章 两斤西红柿!(第2页)

“哈哈,没问题。”王濛笑了几声。

江弦又道:“王老师,你不是说有两件喜事儿么还有一件呢”

“什么喜事儿,说的跟要结婚似得,不过这倒也算是个喜事儿。”

王濛笑了笑,“你知道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女士么”

“聂华苓”

江弦很快想起这么一位,“前些年获得诺奖和平奖提名的那位”

“没错。”

聂华苓是一名女作家,她出生在武汉,后来去了宝岛,最后去到美国定居。

光看经历,很多人可能觉得像是张爱玲。

不过和张爱玲饱受争议不一样,张爱玲饱受争议,聂华苓却配得上全世界的尊重。

她曾是唯一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中国女性。

有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联合举荐她。

江弦也很佩服这一位。

校长70大寿那天,她所在的杂志,连发了七版痛骂校长的文章。

后来她就去了美国,在美国搞了一个“国际写作计划”,组织各个国家的作家加入,邀请的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问题”国家。

这其实是特别好的一件事儿,尤其是对于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家给你提供生活费旅费,让你去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生活一段时间,感受一段时间,非常的开阔眼界。

王濛给江弦提的,也是这个国际写作计划的事情,完整的称呼是叫“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文学活动”。

“聂华苓女士好几年前就一直邀请国内的作家参与这个写作计划,像是萧乾、丁凌、艾青这些同志都参加过往届的计划,我呢,之前也很幸运的参加了一届。”

“今年的写作计划又快开始了,聂华苓女士给我写信希望我推荐几名国内的作家给她。”

“我向她推荐了你,要是不出意外,估计你很快就会收到聂华苓女士邀请你的信件了。”

“.”

王濛看着江弦,等待着他的激动,毕竟这可是能去美国转转的大好机会。

不过江弦给出的反馈,丝毫没他预料的那么兴奋,也就只是比较意外。

“怎么,你还不乐意去”王濛观察着江弦的反应,感觉像是被人泼了一盆冷水。

这可邪了门。

对任何一名作家来说,甭提去美国,就是去趟北戴河都高兴。

怎么换成江弦还疑虑重重。

“没啊,我就是挺意外的。”

江弦确实意外。

茅奖的事情,他多少猜到了一些。

但是国际写作计划,这个事儿他是完全没想到的。

去美国

这事儿他可得好好的考虑考虑。

“这可是去美国的机会,你不想去”“我也没不乐意去,人这不也没给我来信么这事儿我看等我收着信再提吧。”江弦一脸平静道。

“你就端着吧。”

王濛白他一眼,和他碰下杯子,在他家里头又蹭一顿晚饭才走。

写作计划的事情,江弦也没太放在心上,毕竟八字还没一撇。

这几天他又不写东西,闲暇下来,在家里当起了家庭煮夫,每天就上菜场去溜达溜达,回家炒炒菜,每天晚上给朱琳小嘴喂得满满的。

这天,他一如往常,去到崇文门的菜场。

京城现在有四大菜市场,分别是:东单菜市场、西单菜市场、朝内菜市场和崇文门菜市场。

四大菜市场,几十年为京城市民供应肉蛋菜等副食品,是名副其实的“老菜篮子”。

不过后来90年代城市改造,搞房地产嘛,寸土寸金,哪还容得下大菜场。

就全给拆了。

江弦去的崇文门菜市场,建成最晚,也是最后一个拆的,10年左右才拆,像江弦这样年纪大点儿的可能还有点印象。

这儿菜在全京城的菜场里头算最全的。

跟所有的菜场一样,人群熙熙攘攘,一抹水黑灰蓝颜色,手上提着篮子、网兜。

不过和人群形成对比的是,货架上那叫一个空,基本没什么菜。

毕竟这会儿和后世不一样,不是想吃啥就能吃着啥,菜还分旺季、淡季,一到这大冬天,有时候菜场一开门,里头那都是空的,没能卖的东西,营业员只能无聊的在菜场里头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