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战争财(第3页)

“这是我的荣幸,夏尔少爷。”约瑟夫欣然应允。

“我们加钱,越快越好!”

夏尔的逻辑很清晰。

……

接着夏尔又交代:“但生产的装备存在仓库里不能让美国人知道,尤其是美国军方。”

就像约翰逊上校说的那样,他们会给夏尔一个“最低采购量”以保证夏尔的兵工厂不会倒闭。

“10000支也不行,不够欧洲的零头,利润还不够买机器建厂房。”

但夏尔却否定了他的想法:“不,约瑟夫,你应该尽快把军工铺开。不只是手榴弹,还有迫击炮、冲锋枪、步枪,甚至是头盔。”

……

“不,约瑟夫。”夏尔回答:“按我说的做,你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手里的资金扩大产能,用最短的时间尽可能多的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如你所愿,夏尔少爷。”约瑟夫坐直了身子,似乎这事已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我会按你说的做。”

在沙发上坐下,一丝愧意在夏尔心里油然而生。

这一点约瑟夫可以理解,这是资本家常用的手段,俗称“饥饿营销”:人为的营造商品紧缺的假象以此抬升价格,再以高价忽然倾销实现暴利。

于是,大量装备就以高出正常价数倍的价格送到美国大兵手里,而且绝不只是“10万”。

(上图为1917年时的美军。美军1917年时只有13万人,决定参战后仅一年时间就迅速扩编到400万,其中有超过200万军队投入西线战场。图中可以看出装备极为简陋,之后美军紧急配发了数十万顶法军或英军头盔)夏尔制定的发展方向,针对的就是美国军队这种短时间扩编导致各种装备奇缺的时间段。

到时不只是步枪、手榴弹、子弹这些装备,就连生产军装的布料以及水壶、药品等价格都会蹭蹭上涨。

美国人想宰夏尔这只“羔羊”,却怎么也没想到会反过来被夏尔狠狠的薅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