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鱼香草 作品

第221章 第四个古代世界(31)(第2页)

说话间,从太子妃变成二皇妃的孔文君已经主动上前扶着母后,相携去了内室。

“母后!娘子!咱们先说请辞太子之位的事,我还在这呢。”

太子成了无人在意的那个他,母后那话说的太快,他还未听明白,想留母后再与他详说。

“此事本宫应下了,高公公,你去与官家说一声,太子近些年来有功,可别因此是寒了太子之心,多年功劳也能换个爵位。

本宫认为,凭太子所做之事,可得一个伯爵之位,再给十皇孙一个伯爵之位,让他们父女双人双爵位。”

“儿臣多谢母后,也替十皇孙拜见母后,夫君,您先回府,我今日在母后这歇下。”

母后赐爵也没落下闺女,太子妃这个礼行的非常虔诚,踏入内室前,不忘嘱咐二皇子。

俩人脚步都没停,仿佛太子自请辞去太子之位这是一件小事,只留下宫女奴婢和太子相处一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高公公,这是什么情况?还请高公公为孤,为我指点迷津。”

“二皇子是折煞奴婢了,奴婢一个阉人,怎么敢担当得起二皇子指点二字,只不过您如今没了烦恼,可以回府歇息了。”

太子嘴上说着要请辞太子之位已经说了十余年,脑中演练过无数次这个场景,不应该是这样的。

那应当是一个非常隆重的大朝会,最好是新春之后的第一个朝会,文武百官俱在。

若是他当着众人之面请辞太子之位,父皇怎么也该说上几句。

“荒唐!储君之位关乎国本,你当这是儿戏?!”

“你六岁随朕阅兵,十四岁代朕祭天,十八岁便开始协理朝政!这些年批阅的奏折摞起来比你还高,若连你都不行,这天下还有谁担得起?”

朝中老臣,也应该极力挽留,按照规矩,三辞之后,父皇含泪掩涕,母后也要下台来劝说,皇弟皇妹们,也有戏份。

这场大戏太子,不知排练了多久,到如今只有他一人登台唱戏。

从踏入凤仪殿到娘子随着母后入了内室,二皇子都没开口说请辞太子之位,只因为二皇子妃一句话就定下了。

母后说这话的含金量,二皇子没法否认,只要她开口,那就是盖棺定论。

只一瞬间,就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太子,变成了泯然皇子皇女间的二皇子。

母后轻飘飘的语气,仿佛说的不是太子之位,只是某个九品小官职。

“二皇子请吧,奴婢还要去前面呢,就不再多陪。”

高公公身上可有凤旨在身,没有时间与二皇子在这多说。

既然是二皇子自请辞去太子之位,他就应该知道会是如今这样,不过是被皇后主子加快了整个过程。

这么多年,还不知道皇后主子性子,二皇子这样,才是该打。

上次从西北回来,一晃十年,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一辈子的大哥、二哥他们,也因晚年病痛折磨相继去世。

燕飒茗已经许多天没有想起燕家,二皇妃刚进内室,就说她想为十皇孙与燕家儿郎牵线。

报的名字,应当是燕家主脉的一位小辈,燕飒茗听着名字,到二皇妃夸他仪表堂堂。才高八斗、文武双全,都未想起这人是谁。

“说的是太孙,二皇妃怎么说起了我燕家儿郎,太子既已废除,十皇孙有胆气,就去争上一争,本宫不会拦着。”

二皇妃想给自家闺女找一个如意郎君,选一位驸马,找上了燕家。

想借此与皇后、燕家拉动关系,增添十皇孙夺嫡的筹码,燕飒茗都知道是谁,也是揣着明白当糊涂。

“母后说的有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日十皇孙看上哪位驸马,还请母后凤旨赐婚。”

这些会招致母后厌烦的话,太子妃为了闺女才会开口,也为了闺女,只说一遍。

既然母后没有这个意向,就只当自己没说过,切入了太孙的话题。

“十皇孙虽是女子,但自小跟在她父亲身后处理,也是第一位女县令,文治武功,一样不差,孝心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