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第四个古代世界(27)
之前做大皇子妃,鲜花锦簇,但如烈火烹油,大皇子妃真怕夫君哪天棋差一招,落得个妻离子散。
现在这般,于她正好。
母妃出身周家,身世显赫,一直看不起她的出身,明里暗里,都是说等生下嫡子后,让夫君向父皇求娶的侧妃,以壮大夫君手下势力。
现在可不会如此,母妃的出身,满宫之中,没有比她更低的。
夫君如今情况,那些有追求的贵女,都不会入这个火坑,其余女子,于大皇子妃而言,都是小小事一桩,覆手可灭。
大皇子妃膝下两个孩子,夫君已经上书请旨,定了世子之位。
而夫君也亲口与她说的,还要再给家里挣一个爵位,让两个孩子不必相争。
除了两位嫡子,别的孩子,就靠他们自己去争,大皇子是没有心思给他们未来打算。
夫君如今看来是越发顺眼了,做事也是会多想着家里,没了那份野心,大皇子妃的日子好过多了。
以后就是稳坐钓鱼台,坐山观虎斗,任凭后院风波再起,都与大皇子妃无关。
大皇子这是提前退出,还得到父皇一丝怜悯,没收回爵位,上书请封世子也是即刻下封。
等新君上位,只会加恩于夫君,至少也是个子爵爵位。
这话,大皇子妃不敢与任何一人说起,只有在一人独睡时,将脸蒙在被里,一人偷笑。
等站在人前,大皇子妃脸上还总带着一丝忧愁,不知情的,总会可怜大皇子妃。
“眼见着,她的日子也好起来了,可怜本宫,不知何时是个头。”
大皇子妃瞒得了别人,瞒不过太子妃,太子妃一眼就知,大皇子妃这是面苦心甜。
大皇子如今这番状态,反倒是好的,少了折腾和风波,不像太子,就是立在人前的一个靶子。
太子就是一个精致的瓷瓶,看着风光霁月,不知何时就会被石子击碎。
如今想全身而退,只有走过独木桥,或者夫君自请辞去太子之位。
这两者,让太子妃选,肯定是前者,父皇麾下只有几个孩子,还能争一争,如今宫中的孩子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怕是争不过来。
她得了另一人的记忆,才觉得此方世界到处是古怪,古怪的源头,就是当今,只能谨小慎微,谨言慎行。
可惜拼死生下的,是个闺女,又因为落入湖中伤了身子,此生再难有孕,又少了一分把握。
一个没有子嗣伴身的太子妃,只能依靠太子,也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成了太子的隐形不良。
“周贵人那边消停了?”
来了凤仪殿,盘着十八籽,昭明帝明显是知道后宫动静,才会有此一问。
这算是什么奇怪参与感,这些事情,官家知道的,比她还清楚,却总是要来问她。
“今日大皇子妃带着孩子进宫,聊了一会,消停了。”
大皇子妃与周贵人聊的那些,在半个时辰后,就有宫女将消息送到燕飒茗这。
两人聊的,明面上挑不出毛病,都是些家长里短的话。
暗地里有些有何深意,只有他们二人还有大皇子知道。
大皇子这些日子聪明,看来是颅中之水控干,总算是做了一件让他舒心的事。
“既然消停了,就留她一条性命,以后就待在在钟粹殿,朕问了六皇子,他不愿另改玉蝶,那就先如今这般。”
也是大皇子和大皇子妃动作快,再过一日,周贵人还是如今这样不识好歹,皇宫中又要多一抹冤魂。
昭明帝不是好脾气的人,能给这么长时间,就是看在周贵人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的份上。
现在,总算是有个好结局,没有逼他亲自动手,昭明帝不在乎自己那岌岌可危的名声,只是还是希望周贵人能活下来。
周贵人消停的消息,次日就传出宫外,传到了南方,周家潜逃在外的逃犯,还想活命,只有隐姓埋名,从此忘了自己出自周家这一条路。
没了与南蛮勾结的周家在暗地里使绊子,二皇女终于是打的南蛮子胆寒,让南蛮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