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鱼香草 作品

第44章 第二个古代世界(21)(第2页)

“今年的新稻上称有四百零二斤,等晒干之后,小姑就让大黄来说一声,我让侄孙、曾侄孙过来舂米。”

有根侄子还在喋喋不休的嘱咐,花婆婆耐心听完后,说出了自己计划。

“所有的稻梗给我留下一打,其他的你们带走,四百零二斤稻米,舂出来能有三百五十斤,够吃。

后面一茬你安排,好好伺候,产量低些也能有个一百斤,也能让孩子们多吃几口。”

大刘乡这边有种再生稻的习惯,简单来说就是种一次,收两次稻子。再南边,据说稻米能一年三熟,部分地区的其中一次就是这个再生稻,加上早稻、晚稻,这就是三熟。

再生稻利用的是稻桩在收割后残留的再生能力,不用重新播种插秧,就能再次抽穗结实。

这里面还涉及一个百姓的生存智慧,再生稻不用交赋税,产量低,也是难得的粮食。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是看天吃饭的,天气不好,可能辛苦两月颗粒无收。

“这再生稻也能有一百斤粮食,小姑想着家里,我就不推辞,孩子们都会记着这口吃的是小姑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