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说相声的左心房 作品

第126章 李云龙招兵有高招(第2页)

再一看李云龙的武器装备,一点不比小鬼子的差。</p>

还答应发给大家三八大盖,发军装军鞋,一点都不像传说中的“土八路”。</p>

边上还有一幅八路军战士,正反面着装的宣传画。</p>

一身军服、军帽、布鞋,双手持一把带刺刀的三八大盖。</p>

身上的子弹袋里,黄澄澄的子弹,都是装的满满的。</p>

在斜挎的手榴弹袋里面,挂满了四颗手榴弹。</p>

另一边也斜挎着一个包,外面拴着一个白瓷缸子,还有一条羊毛肚的毛巾。</p>

最厉害的,就要算是那名战士的包里,还放着一张《立功喜报》。</p>

《立功喜报》的边上,还画着一张一家三口的相片。</p>

相片里的人,身上好像还戴着,一朵大红花似的。</p>

在战士的刺刀的前面,还跪着一群人。</p>

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小鬼子和伪军的模样。</p>

程团长算是服了,这哪里是一张简单的,八路军战士的装备图啊?</p>

这分明是一张:八路军战士装备精良,霸气战胜鬼子、汉奸,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的宣传画啊!</p>

这是哪位老先生的手笔,人才呀,怎么能画的……</p>

连我都想在新一团,再参加一次八路军哪!</p>

武副团长:在下武长风,自幼就读于陇南的《温暖书院》。</p>

随说就读的是个私塾吧,可校长是俺们司令呀,妥妥的司令门生!</p>

还有一个,这三个条幅也有问题。</p>

那三个连队的名字,就是代表了三个,解放乡亲们的英雄连队。</p>

哪个小伙子,不想参加这样,解救过自己父母亲人的部队。</p>

再加上里面的老乡很多,进了这样的部队,也不会显得太孤单。</p>

这个精妙的招兵的策划,到底是谁给李云龙想的主意呢?</p>

武长风:嘿嘿嘿,还是我!</p>

现在的程团长,既然已经明白了李云龙的套路,就准备在转转就回去了。</p>

至于那个小柳庄的招兵点,估计也是大同小异,不看也罢。</p>

那两个负责招兵的战士,并不认识程团长。</p>

他俩看到这一大一小的两个老乡要走,就找来了三个乡镇的积极分子过来。</p>

他问道:“王大哥,那两个人是你们那个庄子上的?”</p>

王喜奎眯着眼睛看了看程团长,说道:“不认识,面生的很,好像不是我们本地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