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三条 作品

第579章 南沙饼与文庙(第2页)

反正也是闲逛,那就去看看呗,王向东谢过老人走了出去,没走多远就看到一家卖烙饼的,闻着就香,脚步不由得停下了。

凑近一问,原来是叫南沙饼,又名八勾饼,以白、青红丝、瓜子仁、杏仁、核桃仁及调料作馅,以面粉、荞麦粉和面,包馅成型,烙制而成。

“同志,一看您就是外地来的,肯定没吃过咱们承德的南沙饼,您先来一个尝尝,不好吃不要钱。”柜台里头的服务员都快打瞌睡了,听到脚步声后看到有人进来,他连忙起身招呼道。

“我能先吃”

王向东好奇了,现在的商铺基本都是公私合营,原来的老板都是凭手艺拿工资的,当然也有入股的,但总感觉积极性不够,态度也不行,磨洋工摸鱼混日子的居多。

“当然了,祖传的手艺,不怕您挑刺。”

听这口气,王向东肯定得尝尝了,拿起一块南沙饼咬上一口,嗯,酥脆、香甜、爽口,吃完嘴里还有回味,确实是有特色。

“嗯,不错,怎么卖的”“一个一两粮票五分钱,您要几个”

“同志,你这所有的都帮我打包了,最好能帮我找个纸箱装起来,我要带回去给同事们都尝尝。”王向东指着几个托盘里的南沙饼说道。

“都,都要啊,您没耍我吧。”

服务员不敢相信,惊喜来得好突然,这要是都卖出去了就能关门睡觉了,太爽了。

“这个是啥我吃饱撑着来耍你啊。”王向东从挎包里掏出一小沓粮票晃了晃。

“诶,好,我马上点。”服务员瞄了一眼,卧草,都是全国粮票啊,这下赚大了。

八十多个南沙饼都拿油纸包起来放纸箱里,王向东付了钱和粮票,双方都很满意。

拎着纸箱再往前走,看到了目前西大街上保存下来的屈指可数的古迹文庙。

文庙占地面积达一万多平方,分东、中、西三个院落,大门口右侧一堵高大的影壁墙面已经班驳,基座上的巨型条石,历经几百年风雨,已经棱角全无。

东西两个院落现在都成为居民的住所,只有中路能进去看看,过了一座桥到大成门,可以看到有一块巨碑的亭子,上面刻着乾隆的《热河文庙碑记》,巨碑能保存下来也是万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