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诸葛瑾与驴(第2页)
想他诸葛瑾少时聪慧,曾游览洛阳,又博览《诗经》、《尚书》、《左氏春秋》等着作,最后竟然可能要靠着自己的性格上的优势来获得很好的发展,他就不由的想要叹口气。
本来他想要一个人扛起整个诸葛家的,但是他的二弟却比他聪慧的多,所谋所算之事,无有不中,俨然才华在他之上。
等诸葛瑾到了颍川的时候,他才发现董仲颖早就离开了颍川,回到了洛阳。
正巧,他在颍川碰到了曲阿人弘咨。
两人相谈甚欢,弘咨对诸葛瑾的才华感到惊奇,认为他非同常人,当他听说琅琊郡的本地官员并没有推举诸葛瑾为孝廉的时候,他将诸葛瑾推荐给了他刚认识的朋友,颍川人石韬。
石韬和诸葛瑾交谈之后,觉得诸葛瑾的才华非常不错,并非那些夸夸奇谈之辈,于是他写了一封推荐信。
他的推荐信并非是写给董仲颖的,虽然他名义上和董仲颖是认识的,一起饮过几次宴会,看过几场歌舞,但是他和董仲颖的地位相差太大了。
他也不想将与董仲颖的情谊白白浪费在举荐一个第一次相见的人身上。
他的推荐信是写给贾诩的,在他眼中,贾诩是一个乐于助人又非常和善的人,是一个好人。
除了举荐信之外,他又给诸葛瑾准备了不少的金钱,用来支付诸葛瑾从颍川到洛阳的旅费。
曾经有人劝石韬,认为他并不需要对于一个初次见面的人这么大方,更何况,诸葛瑾的家世不怎么样,至少在琅琊没有得到当地官员的认可,和石韬的关系也不够亲近,他只是石韬朋友的朋友。
对于这样的人,石韬只需要给出一些金钱,就完全可以对得上弘咨的推荐。每年石韬在这样的事情上都会花费大量的金钱。
但是石韬却笑着说道:“你只看到我很长时间资助这些人,而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回报。但是你却没有看到,我资助的这些人之中,只要有一两个人功成名就了,那么我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更何况我了解弘咨,他是一个眼光比较高的人,他所推荐的人必然有不错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