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刘备的三策

董仲颖在颍川的日子很好过,不仅安全,而且颍川的世家豪族众多。他打着“与豪族同乐”的旗号,天天换一家豪族拜访,可谓是家家有连襟,夜夜做新郎了。但是董仲颖在颍川的“荒淫无道”可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因为他在颍川的关系,江夏众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袁术的“接济”一断,江夏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不知道为什么袁术在断人粮草方面天赋异禀,简直就像上辈子做过一样。

因为董仲颖的袭击,为了保障运输的安全,运输暂且停滞;某些地区为了招募乡勇,挪用了部分粮草;出现了土匪,劫掠了粮草,甚至因为袁术自己要招募更多的军队,也导致了江夏粮草的缺失。

刘琦派了人去联络袁术,想要解决粮草和军需的问题第一个派过去的使者见到了杨弘,在收了杨弘一笔辛苦费的情况下,这个使者带回去了一封文书。

一封记录着袁术最近粮草使用情况的文书。如果单从这封文书上看,江夏的断粮一点问题也没有。

没有了袁术的接济,再加上要防备董仲颖,江夏的粮草犹如烈日的雪堆一样,迅速的减少。

不得已的情况下,刘琦再一次派出了使者去见袁术。

这一次,他的使者连杨弘都没有见到,只得到了一个仲王和他重要的将军和幕僚正在商量如何防备董仲颖这样的大事情,没有空接见一个小小的使者。

这个使者明明看到袁术在建业出没,但是出于地位上的差距,他也只能匆匆回去复命了。

等他回去的时候,江夏军队的存粮已经非常少了,刘备等人都已经开始考虑遣散那些老弱,来减轻军需的压力。

因为为了减少粮食的消耗,江夏军中克扣了一些粮食,甚至军中还传出了“跟着刘琦混,三天饿九顿”的话语,如果不是刘备亲自深入营地之中,和那些士卒同甘共苦,说不定士兵早就哗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