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陌上 作品

第431章 七个原因(第2页)

杨一平说到这里的时候,左迁之和史可策顿时浑身一震,显然大为意动,似是找到了某些端倪。

左迁之试探着问道:“有没有可能,我大渊朝中,已经有人与西夏达成了某种协议,同意把凉州割让给西夏,作为和平的条件,所以西夏人才有了这样的想法,只是这个地方离西封山太远,他们也懒得来管这里?”

张卫年立时道:“此事绝无可能,我凉州一向是大渊的领土,我凉州人人都是大渊的子民,按照大渊的律法办事,尊的是我大渊承平帝的圣旨,而西夏人从来一个人可以在我凉州发号施令,至少在明面上,凉州城内也没有任何西夏的机构甚至包括西夏的细作。”

史可策却道:“这些年大渊没有任何的钱粮进入凉州,是不是某种默契......”史可策没有继续向下说,众人也瞬间沉默了。

史可策的言下之意十分明显,可是要与西夏形成这种默契的,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当今圣上与西夏的私下约定。

如果真的有这样约定,便是一种禁忌,谁提及,谁掉脑袋,甚至连猜都不敢猜,也不该想!

眼看气氛有些尴尬,杨一平轻咳一声,继续说道:“说到协议,便是第三个原因,在过去三十年间,大渊与西夏之间主要发生了两次大的战争,战完以后,签了两份和平协议,两次和平协议的和谈和签署地,都是凉州,所以两次都称凉州和议。

就因为是凉州和议,凉州就像一个遮羞布,只要凉州无战事,无论双方打得再凶,也可以当作看不见,所以西夏人在没有决定好全面侵略大渊之前,必然不会来攻打凉州。”

左迁之和史可策默默点头,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政治和军事的默契,对峙的双方都当作驼鸟,也以此为练兵,只要没有发生全面战争,大家都是视而不见。

杨一平又道:“其四,大渊与西夏在这些年中一直有一些走私生意,对于两方来说,尤其是对于双方的一些高层来说,这些走私生意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凉州的存在,可以让双方高层得到这些利益,他们舍不得这些利益,自然舍不得让凉州发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