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俞不凡的新想法(第2页)
杨一平居然难得地笑了一笑:“多谢马老大。”
俞彪在一旁郁闷不已,他也是百户,资历比杨一平更高,可是所有人都看不见他。
马老大又走向杜西川,恭恭敬敬行了个礼,居然比之对两位官员都要有礼的多:“小神医,好久不见了。”
俞不凡在一旁小声问杨一平:“什么来头?”
杨一平也小声回道:“马匪。”
俞不凡的目光一寒,顿时就要发作。
杨一平似早就猜到了他的反应,连忙拉住了他的手:“大人冷静,衣食父母啊,不能得罪。”
他开始向俞不凡解释这些马匪。
从凉州前往西夏的道路,是大渊和西夏间走私的必经要道。
有走私,就会有劫匪。
劫匪的来源和三种,大渊的军队假扮的是一种,西夏军队假扮的是另一种,凉州城中专职为匪的,是第三种。
大渊和西夏军队假扮的马匪一般都会确定好目标后才动手,动完手后立即返回军营,而凉州城的土匪一般长年在城外活动,风餐露宿,碰到什么,打劫什么。
凉州城外的马匪,与别处的马匪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般的土匪,或占据交道,或占据险要地形,占山为王,临水结寨,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基地。
但凉州城外的地形以荒漠为主,一望无际,是骑兵的天然的主战场。
马匪们找不到什么易守难攻的天险之处可以修建寨子,即便勉强修了,也无法种植或养殖,不能为外出的土匪提供后勤支援,没有什么意义。
西夏以及大渊军队可以对来去如风的小队马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绝不允许在野外出现对他们可能构成威胁的大规模匪兵。
发现一个寨,就剿灭一个寨,不论西夏和大渊,都是如此!
久而久之,凉州城的马匪就放弃了建寨的计划,而是把凉州城当作补给和后勤基地。
每年到这样的大雪天,凉州到西夏的道路几乎完全隔绝,基本不会再有走私者行动,马匪们也无法在这样极寒的天气中继续在野外生存,他们便会回到凉州过年,做一段时间的普通百姓,待道路畅通后再外出打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