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江湖穷汉
大明佑圣十年,正月初五。
白罗县今年的新春,比往常热闹三分。 许多挎刀带剑的江湖汉子,拥进平阳府西南这座小城。 大通茶馆上面两层楼被包了下来,楼梯口站着几拨凶神恶煞的大汉,除了送茶水点心的小二,旁人不许上去。 “少镖头,白罗县别的没啥,就这云雾仙茗不可不喝。” 一楼靠窗边的木桌,两人放下佩剑和包裹,坐了下来。 他们穿着寻常布衣,却点了最贵的茶叶。 武四海笑道:“史镖头不来,可没口福喽。” 少年看了眼楼梯口,那些江湖人士,摇头道:“老史爱酒,让他喝茶,就是如牛饮水,不来也罢。” 武四海笑道:“总镖头却是好茶之人,我备了两罐云雾仙茗,待少镖头南下时,还请带到福州,聊表我一点心意。” 少年微微叹息,往年此时,福州府是最热闹的,福威镖局宾朋满座,欢笑满堂,今年他却随着武四海等一干镖头,漂泊北国江湖,娘肯定在抱怨爹了。 “我替爹爹谢过武叔了。” “哪里的话,没总镖头,就没河北分局,也不会有姓武的今日。” 武四海轻轻摇头,眼里露出追忆神色,那是他们那代人的故事了。 茶博士端上一盏紫砂壶,两只古朴小盏,满上两杯热茶,清香溢出,令人神清气爽。 武四海伸手道:“少镖头,请!” 少年双手捧起茶杯,低声问道:“武叔,礼物既已备好,我们何时去——” 武四海连忙伸手止住少年的话尾:“暂时不可!” “啊,为何?” 武四海扫了眼四周,除了楼梯口那几拨人,大通茶馆坐着不少如他们这般刀剑不离手的江湖汉子,气质彪悍,从对话中,不难听出,他们多为龙鳞会、神农帮的好手。 他低声道:“我收到消息,清风寨遇上大麻烦了。” 少年好奇道:“大麻烦?” 武四海轻轻一笑,不欲多说,只道:“渡过此劫,平阳江湖上将多出一个新山头,渡不过,那就是身死道消。” 少年想了想,问道:“武叔不是说要烧冷灶吗?” 武四海大笑道:“这不止是冷灶,是火药桶,再烧下去,会引火烧身的。” 他轻轻摇头,从自己获取的消息看,那个叫张玉的年轻人,还是心急了。 先夺占黑风山,得罪白罗县万家。 后灭了东柳庄,与神农帮结怨。 再加上平阳第一江湖势力龙鳞会,属实把路走绝了! 换作自己,就绝对不会如此鲁莽行事。 在一个地方立旗,要先拜码头,摸清人脉关系,哪些人可以得罪,哪些人必须敬着。 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方为正道。 好强斗狠一时爽,却不知强中自有强中手! “年轻人还是太气盛啊!” 正在这时,一黑衣斗笠人从门外走来,找了张角落里的小桌坐下,要了壶最便宜的花茶,一小碟茴香豆。他将长剑横自己腿上,摘下斗笠,露出一张黑脸,留着大络腮胡子。 他喝了半刻钟的茶,将茴香豆吃尽,踌躇片刻,又让小二续上半壶滚水,又再要了一碟茴香豆。 小二微微摇头,这就是典型的江湖穷汉,武艺低微,名头不响,带着斗笠故作高深,拿着把生锈的剑四处晃荡,口袋里掏不出几枚大子,却不愿放弃名动江湖的幻想。 如秃鹫一般,到处寻找机会,多数时刻却连残羹冷宴也混不上。 “客官,您的茴香豆来了,您慢用。” 这时有人道:“万家的人,总算来了。” 黑衣人收回筷子,好奇地看向门外。 只见进来一个五短身材的中年汉子,他身后跟着八个背弓提刀的汉子,透着股与江湖人士完全不同的气质,行走之间,井然有序,竟然有些军队的架势。 “是万铁棠!万家团练教头。” 有人认出了中年汉子的身份。 “万老太爷真了不得,这般人物,竟然甘愿伏身给他家当护院头子。” “你说的如此玄乎,万铁棠到底什么来头?” “什么来头?正儿八经的边军校尉出身,还是最精锐的扫北游骑兵,出塞数百里,与草原鞑靼捉对厮杀的好汉子,真爷们。能在边军游骑兵中当到校尉,不止武艺高强,还得擅长排兵布阵,洞察战机……” “真的假的?如此了得,怎么会放着大好前程不要,给万家当劳什子团练教头?” “此中缘由,外人岂能知道。不过,清风寨这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