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11432 打破第四面墙(第3页)
divclass=contentadv第四面墙的概念,是适应戏剧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真实地表现生活环境的要求产生的。文艺复兴时期,有人提出如果在舞台上表现室内环境、房间缺少第四面墙就显得不真实的说法。18世纪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德尼·狄德罗(denisdiderot)也涉及了第四面墙的概念。他在《论戏剧艺术》中提到:假想在舞台的边缘有一道墙把你和池座的观众隔离开。19世纪下半叶,随着“三面墙”布景形式的日趋定型,位于台口的这道实际不存在的“墙”变成箱式布景房间第四面墙的剖面,因而有了“第四面墙”之称,让观众对第三面墙和第四面墙有了区分。
记者们纷纷回望,正是姗姗来迟的二号人物,第三帝国最高阶的制片人和导演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
“并没有。”女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隔着长长的记者席,朗声答道。
不时引来阵阵掌声的大礼堂内,镁光灯伴着笑声不间断的闪烁。这一幕幕远离战火,脱身苦难的“璀璨盛景”,让坐在台上的10位“sA3姐妹团”的德意志大明星,都难免心生恍惚。如果不是提前获得了跳出剧情时空的高维视角,沉浸在原初角色的剧中人,又有谁能抵挡得住“名利”二字的诱惑。
被指因极端追求“摄影般的客观真实(感)”而糟蹋了文学的法国著名自然主义作家爱弥尔·左拉(emilezola)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真实的复制」,这对第四面墙概念的出现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它的发展和传播则与19世纪下半叶批判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演出实践分不开。在19世纪民主主义美学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戏剧理论认为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求戏剧在舞台上逼真地反映生活,并逐渐形成了要在舞台上创造现实生活幻觉的戏剧观念。第四面墙正是这种戏剧观念在演出实践中的一种具体体现。
“观众能与剧中人进行‘与剧情相关’的有效互动。”女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直言不讳的给出答案:“观众不再仅仅只是观众,演员不再仅仅只是演员。”
“所以,您认为‘让观众以一种偷窥者的视角来观察电影叙事,从而产生更逼真的表演’并没有真正‘打破第四面墙’。”二号人物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本质上是一名文学博士:“那么,如果‘观众能与剧中人进行与剧情相关的有效互动’,又如何让双方‘暂停怀疑’?”
“『将剧中人变成一张卡牌,让观众成为牌桌上的玩家(我的天呐……这就是A级和B级无法逾越的创想力鸿沟吗?)』。”
请收藏本站:www.79408.icu。笔趣阁手机版:m.79408.icu